標題: 中國天然氣市場驟冷 殼牌等能源巨頭押錯了注 [打印本頁]


能源行業高估了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油氣公司們正在為此付出代價。

當中國經濟過去幾年高速增長時,全球的能源公司都押注其天然氣需求會高速增長。它們投資了數以億計的美元,用於將天然氣液化為LNG(液化天然氣),並將它們裝上油輪,高價出售給缺乏能源的亞洲買家。天然氣相比石油更為清潔,並且供應充足,因此被認為是未來重要的能源品種。

牛津能源研究所的霍華德·羅格斯(Howard Rogers)告訴《華爾街日報》,中國一直被認為是理想的能源市場,它對LNG有著不斷增長的需求。羅格斯曾是英國石油公司(BP)的天然氣業務管理人員。

而近期的市場數據則描繪了一副預料之外的糟糕景象。2015年,中國的LNG進口量下降了3.5%,而2014年這一數字同比增長了10%。上半年,中國的天然氣總消費量增長了約2%,相比於多年來的兩位數增長,呈現出巨大的改變。

由於經濟增速放緩等原因,業界對於中國天然氣的需求預測變得越來越悲觀。2014年4月,國家發改委曾預測,2020年中國的天然氣需求為4000-4200億立方米。11月,這一數字調整為3600億立方米。今年1月,中石油認為3100億-3600億立方米更為實際;而到了6月,國際能源署(IEA)則將預測值進一步降低為3140億立方米。

花旗銀行研究部稱,到2018年,全球LNG市場面臨著2500萬噸的供應過剩,這一數字超過了去年中國進口LNG的總量。伴隨著油價下跌,蕭條的LNG需求會讓能源行業再受重創。

有幾個原因可以解釋中國市場對LNG需求的減少:其中包括政府對價格的管制,使得天然氣售價高昂;同時,中國正通過中亞的油氣管道進口天然氣,並且計劃引進更多的俄羅斯管道天然氣。

去年開始,中國就開始出現減少購買LNG量的跡象。

2014年5月,中俄兩國簽署了能源合作協議,俄羅斯每年將向中國供應38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這相當於去年中國需求總量的約20%。中俄兩國還在協商建設第二條運輸管道,將更多的俄羅斯天然氣運往中國。兩國的合作使得俄羅斯減少了對於歐洲市場的依賴,同時中國也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天然氣供應地。除此之外,中國也希望擴大其與近鄰土庫曼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天然氣供銷合作。

在中國天然氣需求整體疲軟的大背景下,管道天然氣與LNG的競爭使得此前押註於LNG項目的能源公司遭遇了困境。

澳大利亞的Arrow能源公司,是一家荷蘭皇家殼牌公司與中石油的合資公司,在煤層中開采天然氣並將其液化後用於出口,是該公司的主要業務。《華爾街日報》稱,這家公司去年虧損了15億澳元(約合67.80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7億澳元(約合31.64億元人民幣)的資產減值損失,該公司將原因歸結為經濟環境不佳。今年,殼牌已經擱置了這一LNG出口項目。

今年年末,位於澳大利亞的一處LNG項目將投入運行。根據此前的協議,中石化將因此每年獲得760萬噸的LNG供應,該項目由中石化、康菲石油公司與Origin能源公司共同開發。行業分析人士告訴《華爾街日報》,由於中國市場供應充足,中石化有可能在現貨市場出售這些天然氣,並因此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華爾街日報》分析稱,中國的煤氣相比天然氣性價比更高,而政府對天然氣的價格管制,也抑制了市場需求。在福建晉江,當地企業就由於價格原因,而不願意將能源供應由煤氣變為LNG,這座城市以生產陶瓷制品聞名。一些企業稱,在改用天然氣後,其生產成本將變為使用煤氣時的三倍。

在未來數月內,國內的天然氣價格將出現下調,這將對市場需求改善有所幫助。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