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氣候峰會就賠償基金達協議 [打印本頁]
(星島日報報道)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周日閉幕,大會達成歷史性的氣候協議,同意設立一個「損失和損害」賠償基金,由富裕國家協助貧窮國家應對氣候災難的衝擊。這是富裕國家首度同意向發展中國家賠償因全球暖化造成的損失,但具體賠償機制推遲到明年再作決定。歐盟建議把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工業國家,列為補償基金的出資國。
在埃及紅海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原訂上周五結束,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國家團結升高壓力,在要求氣候賠償的呼聲下,大會破紀錄延長加開全會一直到周日清晨。與會談判代表和非政府組織說,這項新基金是重大成就。
最具爭議部分 推遲到明年再決定
全球暖化引發的極端氣候帶來毀滅性風暴、高溫和乾旱,發展中國家過去三十多年來不斷要求督促富裕的工業國家,對氣候災難造成的損失提供補償。但一些富有國家長期以來阻擋這項提議,擔憂會衍生出對溫室氣體追究法律責任等後續效應。今次大會終達成協議,同意設立一個基金,協助遭受氣候災難打擊的貧窮國家。
經過一整夜的密集談判,大會主席國埃及發布全面協定的文本草案,並同時召開全體會議,將其作為這項氣候峰會的最終總體協定。
但「損失和損害」基金最具爭議的部分,將推遲到明年再作決定。屆時一個過渡委員會將提出建議,供各國在明年十一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會議」(COP28)上通過。
這些建議將涵蓋「確定和擴大資金來源」,指的是哪些國家應向新基金繳款的棘手問題。
今次達成的協議是發展中國家的勝利,他們一直爭取氣化導致的損失賠償,因為他們一直遭受洪水、乾旱、饑荒、熱浪及風暴的打擊,因此一直尋求氣候公義。賠償專款通過後,代表們紛紛報以掌聲。贊比亞綠色經濟和環境部長恩佐武說他「很興奮。非常非常興奮。」他告訴法新社:「這是十三億非洲人所得到一個非常正面的結果。」
賠償基金的設立顯示美國立場的一大轉變,美國和歐盟之前一直反對建立此基金,擔心可能為確立法律責任打開大門。各國對建立賠償基金的議題一向爭論不斷。雖然中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最初不會被要求出資,但這一選項仍在討論之列,並會在未來幾年舉行談判。歐盟和美國認為,中國等現時被歸為發展中國家的污染大國有財力和責任支付費用。歐盟委員會副主席、氣候問題首席談判代表蒂默曼斯數天前表示,歐盟建議將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擴大為補償基金出資國。歐盟說,氣候損害補償基金不是僅由歷史上碳排放最多的富裕發達國家出資,中國作為二氧化碳排放大國的新興工業國家也應被納入基金出資國。
顯示美國立場大轉變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日前在氣候峰會表示,中國支持發展中國家尋求全球變暖的損害賠償,但表示補償方案應考慮富裕國家自工業化時代以來的排放。他說,中國一直主張「歷史責任」原則,以反映過去的排放。
中國沒有義務參與這項補償機制,但重申支持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受氣候變遷影響而追討損害補償的最脆弱國家。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