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日免賠二戰強徵勞工 韓基金會代償 [打印本頁]


(星島日報報道)二戰時期日本強徵南韓勞工的受害者賠償問題,成為日韓關係復常的巨大障礙。南韓政府周一就此爭端發表解決方案,將由南韓政府轄下基金會作為第三方代為賠償,而非由相關日企直接賠償。該方案一經發布即遭到韓國最大在野黨和多個市民團體批評,現仍在世的3名勝訴受害者均表態反對,要求政府撤回這項方案。在野黨指這是對強徵勞工受害者的「二次加害」,為「屈辱外交」。

經日韓磋商後,南韓外長朴振周一親自說明二戰徵用工賠償爭端解決方案,2018年大法院(最高法院)終審判決15名徵用工勝訴的賠償金及拖欠利息,現將由行政安全部轄下基金會「日帝強制動員受害者支援財團」向勝訴原告支付,而非由被告的相關日企賠償。朴振說,賠償所需財源將透過民間自發捐款等方式籌措,將優先利用浦項鋼鐵(POSCO)等約16家根據1965年《日韓請求權協定》受惠韓企捐款支付。此外,為記取過去受害勞工的傷痛,對未來時代帶來更具發展性幫助,之後也將擬定緬懷受害者及相關教育、調查、研究計畫。

日本在1910年至1945年殖民統治朝鮮半島期間,強徵大批勞工到日本做苦力。日本政府和相關企業一直以兩國於1965年簽訂《日韓請求權協定》,「已解決」索賠問題為由拒絕賠償。大法院在2018年的判決中,要求日本新日鐵住金鋼鐵公司(現為日本製鐵)與三菱重工應賠償韓籍徵用工,賠償金額共計約40億韓圜(約2400萬港元)。大法院判決公布後,日本政府2019年對南韓實施出口管制,兩國關係降至冰點。

朴振稱,期待日企也自發捐款呼應。日本外相林芳正稱,政府對民間企業在國內外的自發捐款並無特別的立場,展現允許向該韓國基金會捐款的態度。朴振說,這次解決方案展現政府對韓日關係發展的決心。但這個解決方案,相關日本企業未參與賠償,被韓媒稱作「半個解方」,也受到部分受害勞工強烈反彈。

「不拿像乞討來的錢」

代表受害徵用工的支援團體及代理人團轉達現存3名勝訴受害者的反對意見,痛批政府以低姿態接受日本一貫的道歉方式。受害方律師林宰成指出,受害方對政府周一提出的方案,持肯定態度者不到一半,其中3名仍在世的直接受害人全都明確表示反對,強調不接受「加害者明明沒道歉,卻要求受害者認為已經道歉」的說法。受害者之一梁金德奶奶說:「犯錯的另有其人,該道歉的也另有其人,我認為(用第三方賠償方式)就這樣解決是不行的。」她強硬地說:「不拿這個錢我也不會餓死,不會拿這種像是乞討來的錢。」堅持要求日方道歉與賠償。有民眾周一聚集在外交部外抗議。

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表示,這一方案是對強徵勞工受害者的「二次加害」,是「與大法院判決背道而馳的暴行」,更是「南韓外交史上的恥辱和污點」。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就南韓公布的解決方案表示歡迎,稱這是讓日韓關係重返健康之舉。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