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OM ORIENTAL DAILY NEWS]
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行政總裁埃利安在《金融時報》撰文,警告各國央行舉動,無疑是「既做球員又做球證」,投資者若續依賴「央行流動性」為今年投資籌劃,須特別理解及處理潛在風險。
埃利安稱,目前各國央行實施積極干預手段,引致部分資產價格被人為推高,近期的金融投資建議,被跨資產的相對價值主導,忽略基本面。他認為,現時形勢與○七年金融海嘯發生前情況相似,分別只是當年積極製造流動性的是銀行及金融機構等私人機構,現時則是央行。
譏央行做球員兼裁判
正如美國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所言,「政策目的是將投資者推向更多的風險承擔」,聯儲局預期今年會續買入1萬億美元的金融資產,相當於其現有資產負債表三分之一。不過,根據聯儲局上周公布的十二月會議紀錄,已有部分聯儲局官員開始對這種「非常規」政策感不安。
埃利安提醒投資者,缺乏匯率、通脹及政治壓力等因素配合,很難要求央行貿然去槓桿化,但央行不可能讓價格無限制地偏離基本因素;同時,私人機構總會有一天認為,不想再參與這種過度人為的遊戲。
面對央行「既是球員又是裁判」的遊戲時,埃利安稱,投資者應可預期自己的資產組合會面臨更大波動性,在追求依賴央行提供流動性帶動的投資機會時,應更慎重地理解及處理潛在風險。
希望不會引發另一次的金融海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