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8182|回覆: 4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推荐《青禾學醫記》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45

主題

3

好友

45

積分

居民

榮譽勛章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2-12 00:57: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讀小說學中醫?讀小說能認識中醫?

你看中醫,中醫救了你的命。
但你還是不明白中醫,不懂為何不用量血壓就能降血壓,不懂分明腳痛為何醫頭,不懂怎麼不用化療就能治癌症。看醫生要說清楚問明白,看病才能安心,說到底,你要了解中醫辨症論治的根本道理。

可是,看中醫的人懂中醫嗎?
對西方西醫療體系迷宮般的結構感到徬徨,強調「視病猶親」的中醫,又是用什麼樣的概念來治病,以及對待醫病關係的呢?簡單說,我們看病時,對三指下的診療裡面所含的精深文化,了解多少呢?

本書採用傳統章回小說的形式來表述中醫,既源於真實的帶教過程,而又進行了藝術加工,使得全書既具有難得的趣味性、可讀性,而又不失其嚴謹性,使讀者在輕鬆的氣氛中學醫悟巧,避免了單調枯燥。是醫學與文學融合得較爲成功的力作。

特別要指出的是,作者並沒有拘泥於臨床技巧這一層次,而是時常借此將讀者帶到中醫之道的大境界,通過中西醫學及中西方文化的比較,引導讀者從較高的層次俯瞰兩大醫學體系,開闊了讀者的視野,可使讀者從東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更爲深刻地理解中醫學的文化底蘊,中醫學的思維方法,中醫學特色之所在,這皆有助于從根本上,從實質上理解中醫臨床思路,意識到中國傳統文化這只無形的手對中醫臨床的統攝指導作用。

抽絲剝繭,充滿趣味的小說
趣味的中醫學生青禾跟診心路歷程,猶如武林菜鳥拜師學藝之精采路段,且讓我們與青禾一同走進老中醫的練功房,看故事怎麼峰迴路轉,菜鳥徒弟如何跌跌撞撞在中醫浩瀚遼闊的典籍中,在功夫深不可測的師父身邊,與病魔一招半式過拳腳,誤闖誤撞進殿堂。

《青禾學醫記》,作為中醫愛好者、中醫院校學生的普及讀物,她可以悄然使人們與中醫靠近;作為高層次專業人員的欣賞作品,她能給人以有益的啟發和思索。淺者可得其淺,深者則得其深,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42

主題

5

好友

42

積分

居民

2#
發表於 2011-2-15 00:21:34 |只看該作者
好,我去書局也買本來看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3

好友

45

積分

居民

榮譽勛章

3#
發表於 2011-2-22 21:01:39 |只看該作者
第一回:說老師言學生人物亮相,論規矩談技藝何為關鍵
跟師學習歷來是學習中醫臨床最重要的、不可取代的方式。
而中醫學術又有保守性、封閉性,難以授受。
那麼如何突破保守性與封閉性?跟師學習的要點是什麼?
中醫臨床的特色又是什麼?
本回有兩位貫穿全書的人物出場,對這些問道現身說法。
欲知如何跟師效果最好,請看本回分解:

實習生青禾一早就來到省中醫研究院的名醫堂前,興奮中又略帶緊張。
今天她就要開始跟師實習了。

昨天在醫政科聽說,自己要跟的這位張老師,年輕時在原來的醫院就有「小神仙」的雅號。
後來參加全省中醫選拔考試,力拔頭籌,於是調到省中醫學院,從事醫療與教學。
去年退休,被聘到這裡的名醫堂。
那時拿到介紹信,她就去掛號處,找到名醫介紹欄中張老師的照片,仔細觀察。

張老師細目長眉,筆挺鼻樑下的柱中深而細,雙唇雖薄而稜角分明,頭髮一絲不亂,額頭上皺紋也整齊得如同精心描畫的一般。

青禾這時回想張老師的容貌,只覺得顏面淡化而線條清晰,這些線條彎曲而不柔弱,挺拔而不僵硬,有條不紊地描畫出他那睿智儒雅的面龐。

若給他畫像,最適合的形式當推中國畫裡的線描。
那素描中的明暗,或國畫裡的渲染,已屬多餘。

她正想著,不覺張老師已走近,她馬上迎上去:「您是張老師吧,醫政科安排我跟您實習。」
說著遞上介紹信。
張老師邊掛信邊說:「好,好,你來吧。」

診室窗明几淨,一塵不染,朝陽射入,滿室生輝。

青禾想,看來衛生是不必打掃了,那就先給老師沏茶吧。
她掃見茶几上有個寶藍色宜興小茶壺,一旁還有個竹筒茶葉盒,就倒了些茶葉,將壺沖滿水後端過來。
張老師接運茶壺說:「謝謝。」

這時已有病人拿著病歷本進來,師生二人馬上接診。
張老師問病,察舌,診脈,開方;青禾跟著察舌,診脈,記錄,抄方。

這樣,到了接近中午時,筆記本上已有了十多個病人的姓名,室外已無病人候診了。

張老師這時才騰出了感覺來品茶。
隨著淡綠色的碧羅春徐徐咽下,覺得香沁五臟,神清氣爽。
他邊品茶邊品味這位新來的女弟子。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3

好友

45

積分

居民

榮譽勛章

4#
發表於 2011-2-22 21:02:21 |只看該作者
只見青禾生著白晳的臉,黑亮的眼,紅潤的唇,透射著健美與機敏。
她那白而潤澤的面色,可作為《素問﹒脈要精微論》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最佳的、最直觀的注解。
張老師想,以後再講這段經文,可以青禾作為教學模特。

「你有什麼感想呀?通過這半天的實習。」張老師邊喝茶邊問。
青禾略一思忖,答道:「老師的思路有時跟得上,有時跟不上。」
「哦,」張老師用杯蓋掠著浮在茶水上的茶葉,「說說看。」

「咱中醫臨床分理、法、方、藥。在理法的階段,我覺得似乎還勉強跟得上,可到了方藥階段……尤其是藥的階段,好像總跟不上。
心中設想的方藥,總跟老師實際開出的有不小的差距。」
青禾低頭翻著筆記本說,「例如這個病例……」

「方藥選擇涉及到規範的問題。」張老師徐徐地說。
「規範?」青禾抬起頭,「您是說…………」

「如果以規範與否作為標準,來劃分中醫與西醫,那麼中醫的治療可以歸入不規範的一類。」
張老師看著青禾疑惑的目光,又接著說:「不過不夠規範並不等同於不科學、不優秀,不意昧著落後。」

青禾雖然稍有釋然,但疑惑卻有增無減:「中醫是門科學技術,難道還能不規範?」
「如果按技術與藝術劃分,我寧可將中醫劃入藝術。古人早已有言:『醫誠藝也』。」
聽到這,青禾更感新奇,不自覺地深吸一口氣,身體前傾。

「中醫治病有多處與藝術相似或相同,如思維方式重在靈感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治療決策技巧偏於個體化、技藝化、非物化、非規範化;開出的藥方如藝術作品,有鮮明的流派或個人風格等……這些對於規範的西醫是不可想像的。」
「還有鮮明的風格?」青禾對風格的第一反應就是宋詞的豪放與婉約。
「當然有。」張老師說:「如經方派處方沈鬱嚴峻,時方派處方輕靈活潑。
當然,如果沒有一定的中醫修養,對此是體會不深的。」
「那麼老師,」青禾眼光一閃:「我願把前者比作司馬太史公文,後者比作公安派獨抒性靈的小品。」
「此比恰當,」張老師不由得贊許青禾的悟性,「看來你有一定的文學修養。」
青禾有點不好意思:「是有點喜歡文學。不過聽人說,這是青春病……我好像也不能免俗。」
「這俗不能免,尤其對學中醫的。俗話說:『文理不通,難作醫工。』
而且在觀察人,描寫人方面,文學與醫學相通。
《紅樓夢》所言『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境界,是作家和醫家都應該達到的。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3

好友

45

積分

居民

榮譽勛章

5#
發表於 2011-2-22 21:03:58 |只看該作者
這是一本值得細讀及思考的好書.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5 23:3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