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五形拳之精意 3 - 五形拳
[轉載 薩馬龍奇的藏拙札記-YAHOO!奇摩部落格]
少林五形拳之精意
五形拳
五形拳,本為距今兩百多年前,清朝中葉的福建少林寺內的拳種之一,亦同時是後十形拳,即龍、蛇、虎、豹、鶴、獅、象、馬、猴、彪的前身,在少林寺的始創教授武藝期間,隻有五形拳,而無十形拳,所謂五形,僅為龍、蛇、虎、豹、鶴,後人參考前五形,再加以深思熟慮,才有後十形之創,但論正宗,當以五形拳為一脈相傳,自不待言矣。
五形拳是少林俗家弟子苗顯及五枚大師所創之,兩位少林高手,自想像中或目睹靈禽的飛騰變化,進攻退守,一盤一踞,一跳一撲,或啄或爪,或拳或腳,經無數次的反覆印證,乃創出此無上之拳套,但始創人屬五枚及苗顯,可視之為五形拳之祖。
苗顯後來下山,娶妻生女,其女,即為一代俠女苗翠花,而苗下嫁商人方德,產子方世玉,方是少林寺及晚清時期的一代奇俠,後來方世玉傳至「毒腳蟾蜍」李鐵,再由李鐵傳至楊術夫先生,而楊為阮奕溪師傅之舅父,阮最後亦傳授給現今柿山結義堂國術獅藝總監孔憲輝。
未學五形,先要由十字拳入手,籍此培養筋骨及拳勁掌力,腰力橋手,非如此經過十字拳的基礎訓練,是絕無法盡得五形拳的真要之處,而十字拳,全部六十八招,分練拳、爪、指、掌、馬、腰、橋、眼神、腿力,總凡五形拳所需的法度形態,要先在十字拳內有一個胚型,學五形拳者,經過苦練十字拳之後,假以若幹時,日心領而後神會,替日後學習五形拳打下堅強的筋骨拳力,靈活的腰馬,矯健的撲擊。
然而再從五形拳之單支(即龍形拳、蛇形拳、虎形拳、豹形拳、鶴形拳)入手,後至小五形,然後大五形,如是反覆練習,半套無非是招式和動作,最重要的是學者在苦練之時,加以想像及靈機的變化,於是達到無拳即有拳,無拳勝有拳的境界,那時候,練龍形即練者為龍,練虎形即練者為虎,練鶴形即練者若鳴於九天之鶴,練蛇形,即練者若盤旋之草澤之中,昂首吐舌,靜觀出擊之道,練豹形,即練者作勢踞而四顧,合爪潛力。
是以五拳的每一代祖師傳至門人時,皆殷殷地囑咐後人練習五形拳時,切不可斤斤拘泥於五形拳的固定招式,可變則變,蓋拳招本無法度,法度也者,人自為之,本來所定下的五形招式,亦不過是祖師尋出半理法路,後學者當可盡力發揚而光大之,務使五形拳有形態之妙,且變化萬千之像,則五形拳的大邊盡在於此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