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
BigBill 李永達的公開信:為甚麼要復建居屋?
撰文:唐榮
欄名:樓論
3月10日,唐榮轉載一封在香港討論區的帖文,是給李永達的公開信,質疑他復建居屋等提議,原本討論已相當熱烈,見報後,更激起居屋攻防戰,日前,唐榮從《經濟日報》同事手中收到李永達撰寫的回應,今日刊登。
「貴報刊登了一位市民向我發出的公開信,討論房屋問題,現欲借貴報作出回應。
香港房地產市場因涉及很多不同人士的利益,從來都是非常爭議性。
首先,我不認為香港有『完全自由』的房地產市場,由中英聯合聲明限制50公頃供應到現時勾地表制度,都是一個有限制供應的市場。過去幾年,一方面是勾地表制度的失敗,再加上地產商控制供應的手法層出不窮,令私人市場單位供應由過去幾年徘徊在14,000至18,000個跌至前兩年歷史新低約8,000個單位,而很多單位的售價飈升,甚至超過97年的價格。
推居屋至停建 私樓價一直升
政府今年向市場提出所謂4萬個單位的住宅土地,其中政府考慮主動供應的只有19,300個,當中還有機會出現地產商不競投或不入標的情況,而其他則由地產商控制勾地或提出修訂契約或換地的主動權。就算政府今年能較大程度供應土地,也不能彌補過去5年短缺的土地供應,亦出現遠水不能救近火的情況,樓價今年繼續上升幾乎是可以肯定。
第二,政府向有需要的市民提供房屋,是讓無能力買私樓的市民有另一個選擇。有些論者時常以有居屋便會弄垮私人市場,提出反對居屋。這講法並沒有充足理據,因為居屋從1978年推出至2002年停建,其間私樓價格大部分時間都是向上升,向上的私樓市場又是否與居屋有關?
有些地產商曾向我表示,私人樓宇價格已升到這個高度,與居屋價格(400至500平方呎單位約售100萬至250多萬元)已是兩個市場。再者,民主黨只建議興建每年5,000個居屋單位,對私人市場影響有限。其實,地產界人士包括鄭家純、羅康瑞和石禮謙亦支持興建居屋。
每年適量5千伙 助基層置業
現時私人樓價已如脫韁野馬,元朗新盤的二手呎價已升至6,000元或以上,最近招標成功的前元朗邨限呎盤,幾年後出售可能會超越同區二手樓呎價,升至呎價 7,000至8,000元,這與市民可負擔能力相距甚遠。租樓方面,沙田及荃灣一個細單位,約400呎,近期租金已升到7,000至9,000元。樓價和租金不斷飈升,這情況似乎沒有緩和迹象,復建居屋或提供中等入息租住單位便是一個急切的需要。
居屋的定價是根據符合資格申請人的負擔能力而訂定,非根據市值出售,與置安心計劃不同,後者是以市值出售。民主黨亦建議新的居屋應對白表申請人士有較公平分配,相信政府在安排置安心計劃容許公屋戶和綠表人士申請的同時,亦會考慮白表人士的困難。
民主黨曾就復建居屋在過去一年進行多次民意調查,都有逾八成市民支持復建居屋。民主黨建議每年適量復建5,000個居屋,只是為基層市民及收入較低的中產人士提供一個置業機會。
■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李永達」 3月21日 12: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