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裁
當人類意識陷入混沌的時候,亂世也就開始了
|
[英]亚当·斯密 - 国富论(原富).pdf
(1.59 MB, 下載次數: 1236)
亞當·斯密於1768年開始著手著述《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又名《原富》)。1773年時認為《國富論》已基本完成,但亞當·斯密多花三年時間潤飾此書,初版於1776年3月,就是美國《獨立宣言》發表的那一年。
《國富論》共分五捲。它從國富的源泉――勞動,說到增進勞動生產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換,論及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再探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價格構成的成分:工資、地租和利潤。
第1卷,共11章,主要內容是分析形成以及改善勞動力生產能力的原因,分析國民財富分配的原則;
第2卷,共5章,主要內容是討論資本的性質、積累方式,分析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取決於工作的性質;
第3卷,共4章,主要內容是介紹造成當時比較普遍的重視城市工商業,輕視農業的政策的原因;
第4卷,共9章,主要內容是列舉和分析不同國家在不同階段的各種經濟理論;
第5卷,共3章,主要內容是分析國家收入的使用方式,是為全民還是只為少數人服務,如果為全民服務有多少種開支項目,各有什麼優缺點;為什麼當代政府都有赤字和國債,這些赤字和國債對真實財富的影響等。
書中總結了近代初期各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經驗,批判吸收了當時的重要經濟理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運動過程做了系統的描述,被譽為"第一部系統的偉大的經濟學著作"。
此書出版後引起大眾廣泛的討論,影響所及除了英國本地,連歐洲大陸和美洲也為之瘋狂。
《國富論》的首次出版標志著經濟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誕生,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方面,《國富論》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18世紀結束以前,《國富論》就已出了九個英文版本。人們以"一鳴驚人"來形容《國富論》的出版,並一致公認亞當·斯密是一門新學科--政治經濟學的創始者。亞當·斯密因此而聲名顯赫,被譽為"知識淵博的蘇格蘭才子"。據說當時英國政府的許多要人都以當"斯密的弟子"為榮。國會進行辯論或討論法律草案時,議員們常常徵引《國富論》的文句,而且一經引證,反對者大多不再反駁。《國富論》發表之後,被譯為多國文字,傳到國外,一些國家制定政策時都將《國富論》的基本觀點作為依據。這本書不僅流傳於學術界和政界,而且一度成為不少國家社交場合的熱門話題。
《國富論》一書技巧高超,文筆清晰,擁有廣泛的讀者。亞當斯密反對政府干涉商業和商業事務、贊成低關稅和自由貿易的觀點在整個十九世紀對政府政策都有決定性的影響。事實上他對這些政策的影響今天人們仍能感覺出來。
該書的偉大成就之一是摒棄了許多過去的錯誤概念。亞當斯密駁斥了舊的重商學說。這種學說片面強調國家貯備大量金幣的重要性。他否決了重農主義者的土地是價值的主要來源的觀點,提出了勞動的基本重要性。亞當斯密(分工理論)重點強調勞動分工會引起生產的大量增長,抨擊了阻礙工業發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斷的政治限制。
《國富論》的中心思想是看起來似乎雜亂無章的自由市場實際上是個自行調整機制,自動傾向於生產社會最迫切需要的貨品種類的數量。例如,如果某種需要的產品供應短缺,其價格自然上升,價格上升會使生產商獲得較高的利潤,由於利潤高,其他生產商也想要生產這種產品。生產增加的結果會緩和原來的供應短缺,而且隨著各個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供應增長會使商品的價格降到“自然價格”即其生產成本。誰都不是有目的地通過消除短缺來幫助社會,但是問題卻解決了。用亞當斯密的話來說,每個人“只想得到自己的利益”,但是又好象“被一隻無形的手牽著去實現一種他根本無意要實現的目的,······他們促進社會的利益,其效果往往比他們真正想要實現的還要好。”(《國富論》,第四捲第二章)
斯密在《國富論》中要回答的最後問題是,感情與"公平的旁觀者"之間的內在鬥爭,在社會的長期演進中究竟是怎樣在歷史本身的大舞台上發生作用的。這個問題的答案見第五編,他列舉了社會發展的四個主要組織階段,除非由資源的匱乏、戰爭或政府的壞政策予以阻止,否則這些階段是會連續進行的。這四個階段是:獵人的最初"野蠻"階段,原始農業的第二階段,封建或莊園"耕作"的第三階段,商業上相互依存的第四階段。每一階段伴有與它的需要相適應的制度。例如,在獵人階段中"沒有任何財產······因此,也就沒有任何確立的行政長官或正規的司法行政"。隨著牛羊群的出現,產生了比較複雜的社會組織形式,不僅包括"可怕的"軍隊,而且有不可缺少的法律和秩序堡壘。斯密思想的核心是:這種制度是保護特權的工具,不能用自然法為之辯護。他說,"文官政府是為了財產的安全而設立的,實際上是為保護富人反對窮人而設立的,即為了保護有些財產的人反對根本沒有財產的人而設立的。"最後,斯密將演進描述為從封建主義走向一個需要有新制度的社會階段,這種新制度是由市場確定的而不是由同業公會確定的,是自由的而不是受政府限制的。這在後來稱為放任自由的資本主義,斯密稱之為完全自由的制度。這種物質生產基礎的連續改變,將帶來的上層建築的必然改變,這和馬克思主義的歷史觀有明顯的相似之處。可是也有一個重大的差別:馬克思主義體系中的最後動力是階級鬥爭,而在斯密的哲學史中,主要的推動機制是"人性",由自我改善的欲望所驅使,由理智所指導。
在《國富論》中,斯密在一定程度上預見到了馬爾薩斯人口過剩的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