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437|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功夫] 詠春 - 嚴詠春  梁博儔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245

主題

37

好友

1245

積分

執行官

J M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5-14 08:55: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轉載WINGCHUN2009.BLOGSPOT]

嚴詠春  梁博儔






  五枚師太收徒
  在廣東省有一戶姓嚴的人家,戶主嚴二(一說嚴四),曾是少林俗家弟子,但淵源不深。嚴二妻早逝,只遺下一個女兒,取名「詠春」,生得花容月貌,少而聰穎,行動矯健,磊落有丈夫氣。
  嚴詠春自幼由父母做主,許於福建鹽商梁博儔。但不久嚴二因事被人誣告,為了逃避官府通緝,唯有攜詠春遠走他鄉 。逃至人地生疏的四川和雲南邊區大涼山腳,嚴氏父女才覺鬆一口氣,於是安頓下來,開了一家豆腐店,生活倒也算安定。
  嚴氏父女因豆腐做得好,連居於山上的五枚師太也常常下山來購買,由此,漸漸變得熟稔。
  美麗的嚴詠春,不但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目光,還引起當地一名土豪的注意,他欺負嚴氏父女一老一弱,派人來強行說親。並要脅他們說:如不定期過門,將會對他們不利!
  面有憂色的嚴氏父女,引起了五枚師太的好奇心,當知悉詳情後,五枚見義勇為的俠義心腸油然而生。但由於自己的秘密身份,不便公然拔刀相助。她只好帶走了嚴詠春,授以新創的拳術(即後來的「詠春拳」),並讓嚴父極力拖延婚事。  
 一怒挫強梁   
半年之後,嚴詠春又出現了,風姿似乎更勝從前,黃姓土豪恨不得一下子就抓過來做小老婆。不想嚴詠春卻提出了一個令人大感詫異的條件——要娶她,除非將她打敗!
  黃姓土豪力大如牛,曾學過三兩招式,同鄉人都畏懼他的身手,無人敢跟他較量。如今漂亮而體態婀娜的小姑娘竟提出這個「荒唐」的條件,他真想樂得掩口大笑。
  可惜比武結果——壯碩如牛的大漢,竟然被嬌小玲瓏的小姑娘三兩下擊倒在地。當著眾多圍觀者的面,黃姓土豪無話可說,只得答應從此不再騷擾嚴氏父女兩人。也算這土豪守信,據說從此再無事發生。
  繼續學拳
  嚴詠春較技後,繼續跟隨五枚苦練這套可戰勝強敵的新創拳術,至技成為止。五枚隨後雲遊四方,在臨行前交代詠春將這套拳技好好練習,並「嚴守宗風」,切勿隨便外傳。後來,詠春做到了這一點,她並沒有將這套武技外傳,只不過傳給了自己的丈夫!  
 詠春傳拳  據說,嚴詠春跟她丈夫梁博儔之間有一段纏綿而有趣的故事,我們不敢肯定它的真實性,且將一段有關梁博儔習武的趣事略述一下。
  梁博儔最初曾學過別家武功,故從來不認為自己那漂亮動人的未婚妻有多大的本領,直至洞房那晚他吃了苦頭後才改變想法。頑皮的新娘子給他那心急的夫婿出了一個小小的難題——她將兩膝夾起來,除非他能夠分開她的雙腿,否則休想動她分毫!久練「二字拑羊(陽)馬」的嚴詠春,這「鉗膝力」可是全部下盤功夫所致,試問區區一個梁博儔又怎能奈何得了她?據說後來還是由他的岳父給他解了圍。從此以後,這位嚴詠春的唯一「學生」,不僅專心致志的跟她苦練,還替這套由太太處得來的拳術起了個美麗動人的名字——詠春拳。
梁博儔清乾隆、嘉慶時期人士,佛山茶葉商人。在四川及雲南北部山區收集茶葉在佛山出售。在大涼山腳學得少數民族的拳術(可能是梅花拳),加入自己故有之南方拳術。梅花拳及七星紅拳亦見於川楚教亂(1795年-1804年)。傳入廣東後,融合於洪門拳術或(老)洪拳。
根據葉問宗師說:先祖流傳佛山茶葉商人梁博儔先生在雲貴邊界娶妻嚴詠春,得詠春拳。後傳拳與族侄梁蘭桂。蘭桂後傳拳與紅船(伶人)黃華寶。
梁博儔因與紅船中人友好,並常與其族侄梁蘭桂、黃華寶及梁二娣等飲酒論技,梁博儔更將詠春拳與華寶等人交換紅船之名技六點半棍。及後更與黃華寶等人隨紅船漂流,在此期間,他們更日夕鑽研,苦心練習,不兩年己盡得其秘奧了。
註釋 :
拑羊(陽)有兩說:
1. 拑羊馬—這種馬步所運用的力度,有如人騎在一隻山羊之上,以兩膝緊拑羊肚的姿勢。(據梁挺《詠春傳正統》第一集)
2. 拑陽馬--「動則生陽」,「陽」是指人體中的陽經、氣,腎陽、心陽、肝陽;督脈,陽蹺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所有凡帶拑陽的都要用些力,含蓄陽經脈緊些,使陰經暢通,練以達陰陽平衡,故名拑陽馬。
【附錄】
《東南快報》載有詠春拳起源、五枚師太和嚴詠春一些新說:
國際詠春拳武術大師,原沙特王宮侍衛長、歐洲詠春國際總會總教練,祖籍福建長樂的鄭忠先生,日前特意飛回福州,接受《東南快報》專訪。   鄭忠說,再往上追尋,他師祖是小刀會的一個頭目,小刀會是成立於廈門的民間秘密團體,屬天地會支派,後轉移到上海,但成員主要以在上海的閩籍人為主。  
 「說到底,我們福建很多武林中人,一百多年前積極於反清事業,行事非常隱秘。當年我師祖被清廷追殺,被我師傅的父母所救,為報恩,師祖就將自己祖傳的詠春拳傳授給師傅(鄭威師傅)。」鄭忠說。
詠春拳並非起源於永春縣   
拳法練習要訣和書法有關,最初也叫女人拳。
  「很多人認為,詠春拳的起源跟福建永春縣這個地方有關,這其實是錯誤的。」鄭忠先生說,詠春拳取名「詠春」,是因為這兩字裏包含著這個拳的法度,與練習要訣和書法有關。   

「『永』字八法,點、橫、豎、勾等筆畫,在詠春拳中都有動作與之對應,想起這兩個字,容易記起動作,所有筆畫連起來練,就成了一套拳。」鄭忠說,「詠春拳最初也叫女人拳,因為都是女人練。」
  鄭忠還透露,從他師傅口中瞭解到,在清朝初期,鄭成功反清復明失敗退守台灣,福建沿海各地的男丁死了很多,村裏只剩孤兒寡母。同為反清志士的五枚師太,為了幫助這些弱女,將一套拳法傳授給她們。那時候,嫁出去的女人沒有名字,她們練習詠春拳後,學會寫「詠春」二字,將這兩個字繡在貼身衣物上,慢慢地詠春就成了她們的名字了。 據傳,這些叫詠春的女性最後發展到300多位,姓馬的,就叫馬詠春,姓嚴的就叫嚴詠春。而後清廷察覺福建反清勢力有所抬頭,於是進行殘酷絞殺,這些人為自保只能秘密行動,甚至外逃,而將詠春拳帶到了廣東的,估計就是300多位詠春中的一位姓嚴的女子。  
 傳統詠春拳弟子有輩分之分
  詠春拳創始人是五枚師太,嚴詠春只是第二代弟子
  關於詠春拳起源,有一種說法是嚴詠春看到蛇鶴相爭,悟道,創出了詠春拳,甚至還有廣東詠春拳門人到泉州尋根,說詠春拳是起源於永春鶴拳。  
 「這些說法都不太對。」鄭忠先生說,詠春拳是五枚師太所創,五枚師太在創這套拳時,參考南拳中的鶴拳、蛇拳中的精髓,這是完全有可能的,大家都是學南拳的,而且私下又有個反清的共同目標,互相傳授是有必要的,所以在詠春拳中看到那些拳的影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介紹完詠春拳的初創,鄭忠又透露了一個大秘密,福建傳統詠春拳是有輩份的。  
 鄭忠說,福建傳統詠春拳的輩份排法是按詠春拳的拳路名稱「小念頭尋橋標指刀棍」等來命名的。
  「五枚師太是始祖,傳下的第二代詠春二祖是『小』字輩,嚴詠春只是始祖五枚師太300多名女弟子中的一位,是詠春拳第二代弟子。第三代的三祖是『念』字輩,傳到我這是第七代,我是『標』字輩,我徒弟是『指』字輩。」鄭忠先生說,這個排輩方式,傳統福建詠春拳至今還在沿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9 08:2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