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專家倡焚化爐代堆填區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政府提出擴建堆填區處理垃圾問題,惹來地區居民強烈反對。過去十年從事環保能源業務的前光大國際總經理范仁鶴認為,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應仿效其他先進國家和城巿,以現代化焚化爐取代堆填區。他認為屯門曾嘴是適合興建焚化爐的地點,建議政府放棄造價達一百五十億的石鼓洲焚化爐計畫,將當中半數金額用來補償屯門居民,爭取居民同意,餘下金額已足以興建處理香港大部分垃圾的焚化爐,根本性解決垃圾問題。已退休的范仁鶴,十年前開始,為光大國際開拓環保能源業務,至今光大國際在內地不同城巿已有十七個垃圾發電項目,全部採用歐盟排放標準的技術。范仁鶴指出,香港現時的垃圾處理非常落後,「歐洲最先進的國家如德國等,現在處理垃圾,都是一半回收,一半焚燒,用作堆填的只有大約百分之一。」他認為香港的土地資源寶貴,「用寶貴的土地進行垃圾堆填並不理智,亦不聰明。」
他承認,以往的焚化爐技術未成熟,會釋出二噁英等有毒氣體,但現時的焚化爐技術,已解決這些問題,「歐洲國家以至日本不少焚化爐,都建在酒店民居旁邊,完全無問題。就算鄰近的澳門及內地城巿,都已經採用現代焚化爐,無人說有健康問題。」他指香港的環保團體反對焚化爐,是擔心政府會因此放棄源頭減廢,「但這根本是兩回事,即使源頭減廢做得多好,亦有垃圾要處理;相反,用焚化爐,不表示不進行源頭減廢。」
范仁鶴認為,港府現時整套垃圾處理計畫,是「為怕得罪巿民而避開根本問題」。他指出,政府打算在石鼓洲填海興建焚化爐,整個計畫耗資一百五十億,但每日只焚燒三千噸垃圾,完全欠缺效益,「香港現在每日產生九千六百噸垃圾,你只興建容量三千噸垃圾焚化爐,其他垃圾怎辦呢?源頭減廢不可能那麼多,餘下垃圾唯有拿去堆填,所以就要擴建堆填區囉。」而且,由於計畫要填海,焚化爐要二○二○年後才落成,「比上屆政府又推遲了兩三年」,令到堆填區的壓力更大。
范仁鶴直言,政府這套處理垃圾的思維「太僵化」,「今時今日的領導層,應有魄力去審視更有效的垃圾處理方法」。他指出,政府當初的顧問報告,除了石鼓洲外,另一個選址是屯門曾嘴,「屯門其實是一個好合理的選擇,唔需要花三年填海,又唔需要騷擾到中華白海豚的生活區。」而且,屯門可以興建一個容量更多的焚化爐,處理大部分垃圾,取代擴建堆填區。
他指政府放棄屯門選址,最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屯門居民反對,但這方面可參考外國做法,推出「更大膽、更突破性的」補償措施,換取居民接受。他指石鼓洲計畫耗資一百五十億,費用太高,「如果不用填海,起碼慳番一半,你用一半錢補貼屯門居民,造福居民,好過倒錢落海,又毋須擴建堆填區。」
他認為政府高官現在太迴避補償問題,「為何不能同居民交換呢?一個居民區,他如果缺甚麼公共設施、醫療服務、交通配套,甚至寬免差餉電費,都可以同佢地傾,討論一套最適合的補償方案,佢哋未必唔願意接受。」
范仁鶴認為,香港作為世界級城巿,若處理不到垃圾問題,影響極大。他指「轉廢為能」是世界潮流,特區政府現在財政充裕,應要拿出決心,做最合適的決定。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703/-5-3007891/1.html
問題在於班所謂環保團體.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