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公民提名只應作叫價策略
在大學修讀藝術的行會成員陳智思,公司掛滿不同畫作,包括圖中以祝賀回歸十周年為主題的《盛世明珠》畫作複製品。陳智思說,父親陳有慶、哥哥陳智文與他也同在畫中出現。(林俊源攝)
泛民參選機會不減是原則
【明報專訊】2017年特首選舉方案諮詢尚未開始,泛民主派推動「公民提名」(即由選民聯署可提名候選人)訴求。但行會成員、港區人大代表陳智思認為,學民思潮要求政黨簽署「公民提名」約章,以及「佔領中環」等行動,也有脅迫味道,期望這只是泛民討價還價時「叫高些」的策略。他擔心泛民開高價後會因群眾壓力而難以「退下來」,最終因叫價過高各不相讓,令政改「一拍兩散」,導致政改原地踏步。
學民思潮要求政黨簽署「公民提名」約章,要政黨承諾日後於政改上優先爭取公民提名。被問及學民此舉,是否「夾住」政黨時,陳智思說﹕「我也覺得是的。」他在本報專訪表示,「我估計(政改方案)不可能各方贏盡,一定要雙方也有讓步」,他擔心政黨簽署了約章,若他日的方案沒有這元素,「哪怎麼辦?」簽署了約章的政黨包括公民黨、社民連、人民力量等。
要政改向前 雙方須讓步
陳智思說,現階段泛民及中央討價還價,雙方叫價高一點是無可厚非,但若要政改向前行,雙方也要讓步。他認為社會沉默大多數對政治悶局已不耐煩,如政改原地踏步,社會會很傷,市民反感會更大。他指如果泛民因堅持公民提名,令政改一拍兩散,屆時市民除了鬧中央,也會不滿泛民。同樣地,如果佔領中環真的發生,市民同時也會怪責佔中人士及中央政府。
應在選委會制度下改革
陳智思認為在選舉制度上提公民提名,恐節外生枝,他建議應在現有的選舉委員會制度下改革,包括增加選民人數、增加委員數目,相信這建議爭拗最少,中央也最容易接受,而泛民又可以入閘參選。他指2017年要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再供市民投票,方法可參照現時的1200人選委會制度,但委員產生方法,可以增加選民數目,如公司票可改為個人票。對於有建議認為在原有的1200人中,再增加400名民選區議員組成提委會,陳認為值得考慮。他指在原有制度基礎下去商討,分歧會較細,「總好過大纜也扯不埋的去傾(公民提名)!」
「我是實用主義者……(建議)未必是最好,但至少大家可接受的方案。」陳智思表示,之前兩次特首選舉,泛民主派也能入閘參選,而擴大民主成分的提委會,也能保證民主派能入閘,原則是「泛民參選的機會不能減低」。他又指如政府提出的方案,令到提委會有方法篩走泛民參選人,相信這方案也不可能通過立法會這一關。
陳智思說,中央讓港人一人一票選特首,已是「讓步」表現,如泛民又能入閘,中央也要冒風險,因為中央無法控制300多萬選民投票意願。他認為中央要減低風險,唯一可做的是找一個有能力的人參選,但中央找人選也不易,就算找到合適人選,也有可能在選舉階段被人翻舊帳、揭醜聞而倒下。
陳智思一直被視為其中一名2017年特首選舉的「黑馬」,但他認為商界人士,包括他自己,也是「高危」人士,因商界人士涉及利益關係多,過往政治敏感度也不高,很容易遭人翻舊帳,故這方面已嚇退不少有志者。因此,陳認為曾在公營機構或政府部門工作的人風險會較低,因至少之前曾通過品格審查一關,利益轇轕也較少。
明報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