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寂如雲 發表於 2013-12-9 07:00:00

PISA現象 全球教育鬥高分?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上周二公布成績,本港各項成績排名均在三甲之內(資料圖片)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的成績公布,是教育界三年一度大事,學生排名高的國家,其教育制度受追捧,也被視為該國未來競爭力較優的指標,這分數當真如此有分量?

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每三年舉行一次、由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策劃,上周二發表2012年的測試結果,公布全球65個地區的學生成績,成為國際熱話,包括一向被推崇的芬蘭,學生閱讀、科學及數學能力的成績排名均退步,令人意外;至於本港各項成績排名都在三甲之內,但卻因為全部落後於排首位的上海,引起本港競爭力被上海拋離的說法。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昨在網誌提到本港PISA成績,指港人不應自滿,但也不應妄自菲薄。


各地均重視 被喻為「世界杯」

PISA排名成績受重視,何止本港?全球各地也有大篇幅報道,既將當地學生今年與3年前的成績比較,也與其他地區的排名比較高低,排名較低的國家如英國,連首相也指有迫切需要進行教育改革,成績退步的芬蘭,官員亦回應要對該地教育發展採取強力行動云云。

近年各國對其排名極其重視,成績一跌便大呼「不妙」。有評論將PISA形容為教育界的「世界杯」,以此判斷各地教育制度的優劣高下,又指全球掀起「PISA Envy」的現象,對PISA成績好的大為羨慕,並紛紛以排名高地區作為學習對象,芬蘭在之前的PISA取得佳績,便因此被視為歐洲成功教育的典範,之後也有不少國家往芬蘭取經「偷師」。

2009首次參加PISA已一鳴驚人排首位,今年又遙遙領先其他地區的上海,其教育制度亦因此成為國際話題,中外如英國、台灣的媒體連日已有專題報道,剖析其「成功之道」。

全球對PISA分數如此追捧,究竟測試中取得高分,是否就反映當地教得好、學生能力高呢?

首先看看怎樣計數,2000年開始首次評估的PISA,今次便有65個國家或地區參加,逾51萬學生參與測試,其設計是測試15歲學生的閱讀、數學與科學能力,題目並非考驗對知識記得多少,而是要求學生對一些資料分析思考。由於規模大,又指可評估學生的解難能力,分數高便往往被視為等同學生能力高,更進一步成為國家未來競爭力的指標。


美國孩子考PISA 均非尖子

不過,PISA排名高是否反映其勝人一籌?有評論亦指PISA Envy有其危險之處,美國教育政策分析家Diane Ravitch上周便在《赫芬頓郵報》撰文質疑,過去半世紀,美國孩子在各項國際測試包括PISA,都不是尖子,但美國如今不也仍然站在大國地位?她又引用美國教育部研究員的調查,指當年學生縱使低分,但與40年後的經濟表現作比較後,生產總值也比分數高的國家較高,可見兩者並非有必然關係。

事實上,PISA測試對象是15歲的學生,以多數國家提供9年免費教育來說,這是基礎教育的終點,不少亞洲國家對早階段教育多催谷,這年紀的學生往往比接受西方教育的較早熟或能力較高。

在PISA成績領先,是否可說是亞洲教育制度較西方優勝?經濟學家關焯照今年7月曾在本報撰文,指中國和亞洲四小龍的中小學課程程度,普遍深於大部分歐美國家,亞洲區學生取得較佳成績應是理所當然。

亞洲教育教得快、教得深,可令學生贏在「起跑綫」,在PISA的高分數只反映學生在基礎學習階段的能力,只可說是起跑綫上的基本條件,但進入大學或踏出校園後,是否也可維持「高能力」?

對於新世代的經濟,創意、企業家精神等才是創造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元素,在亞洲教育制度下,不難培養出有能力在國際測試中取得高分的中學生,但是否可培養高能力的一代,則不是PISA分數可預測得來。


太着重測試 扼殺學生創意

美國的學生在PISA或其他國際成績測試中經常低分,當地近年不少評論指是「危險」,促政府改革教育。不過,美國學者Diane Ravitch於PISA上周公布成績後發表文章,直言太着重測試及正確答案,反而會扼殺學生的創意、降低他們跳出思考框框的能力,她稱就讓其他地方去追求「高分」,美國要繼續追求創意。

求學不是求分數,分數高低或排名先後,也不等於教育制度的必然成敗,大家必須先了解PISA的含意,思考不同國家中學生分數高低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改革教育制度,藉此加強國家未來競爭力,而非一味執迷於國際測試評分,以及追捧仿效高分國家。

經濟日報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PISA現象 全球教育鬥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