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7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國遊客應有怎樣的日本行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17 22: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統計數據顯示,日本駐中國上海總領事館2013年12月發放的赴日簽證數量為往年同期的3倍多,創下歷史新高。進入1月,不但個人旅遊簽證申請“穩步增加”,團體旅遊和商務簽證的發放數量也大幅增長。對此,日經中文網預測稱,“中日關系再次陷入冷卻,赴日旅遊的前景難以預料,但從目前看,2014年春節期間赴日旅遊復蘇趨勢明顯。”

的確,剛剛過去的2014年春節,日本商家普遍感受到了強烈的春節效應。僅以東京都為例,假期前後,新宿王子酒店入住的中國遊客人數多達上年的5倍;位於澀谷區的時裝大廈SHIBUYA 109,用銀聯卡支付的購物件數為上年的2.3倍;面向外國個人遊客銷售特快車票的小田急外國人旅遊中心,接待的中國遊客人數同比驟增87.4%。這些無不印證了中國旅遊研究院的調查結果:日本在今年春節中國人希望前往的國家中位居第2。

為何兩國關系緊張依舊,中國人赴日遊的熱情卻呈現復蘇態勢?除了日本優質旅遊資源的魅力,以及地緣優勢和日元貶值帶來的價格優勢,日本旅遊業界為彌補損失而吸引中國遊客的舉措,作用也不可小覷。另一方面,民眾好感度固然受國家關系的深刻影響,多年友好交往建立的感情基礎,又注定了徹底斷絕聯系並非易事。在許多赴日中國遊客看來:“旅遊和政治問題是分開的。”

旅行是近距離接觸、感受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佳方式,因此有理由堅信,中日關系盡管困境重重,但希望猶存。而若注意到日本觀光廳的調查顯示,中國遊客自由行的比例從2012年7-9月的23%增至2013年10-12月的43%,對於如何開展日本行,則更有深思的必要。

首先,當屬出發之前做足功課。中日兩國雖為一衣帶水的鄰國,文化、習俗等存在顯著差別仍是不爭的事實。例如,日本人不喜歡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地鐵裏不可以打電話(關愛座位附近嚴禁打電話),實在要打電話可以移步去車廂銜接處;日本社會強調秩序,即使進出地鐵站,行走路線也有矩可循,等車、交費時隊伍更是排得整整齊齊;酒店房間冰箱裏的飲料和電視遙控器上標註“有料”(“料金”表示費用)的節目是收費的。熟悉這些,既能夠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糾紛,也使旅行更為舒心、便利。

此外,旅遊既少不了參觀,理應提前對景點有所了解。遊玩時間往往有限,有備而來,更易於盡情盡興。而事前準備的過程,也是在初步感知目的地的歷史和文化。

其次,莫過於旅行過程中用心觀察。前往海外的中國遊客普遍熱衷購物,每每大包小包滿載而歸。殊不知,旅行的真諦更應歸結為對異域文化的體驗、認識。在中日關系糾結、對立的當下,通過旅途見聞“知日”,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空氣可以如此清新”,赴日中國遊客的這一感嘆,折射了對日本所知有限的事實。如果說造成此種現狀,溝通渠道不暢和媒體的不實報道難辭其咎,旅行恰恰意味著認識發生改變的開始,因為身臨其境,有助於獲得最直觀的感受,看到真實的日本社會。

再次,是行程結束後對日本見聞的準確傳達。盡管赴日中國遊客人數有所增長,日本文化在中國人氣旺盛,高比例的“厭日”中國人,同樣是不容忽視的存在。客觀而言,出於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要求中國人平心靜氣看待日本並非易事,但放眼未來,為改善現狀而努力,仍會產生積極的效果。與日本社會有過直接接觸的中國遊客,應當為實現這一目標從自身做起。

當然,由於行程短暫,僅憑一兩次遊覽,未必一定會對日本有透徹了解,但應該怎樣旅行,如何使之更有意義,非但需要深思,範圍也不應僅限於日本行。

日本新華僑報網
標簽
日本旅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5 02:1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