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擁有區議會參選人提名權的「三會」成員名單昨日(4月1日)出爐,今屆共2,999人,包括本屆區議會全部470名區議員,亦有多名落選區議會的人士獲委任。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今日(2日)出席活動後表示,現時並無法例或規矩,限制落選人士不能接受委任,又指成員在選舉未能取得議席,仍願意留在社區無償服務,更加值得支持。
立法會九龍東議員鄧家彪認為,有關「政治酬庸」的說法屬無事生非,形容「三會」成員是「不受薪大義工」,他們即使在選舉中落敗,但在競選過程中積聚了群眾力量及支持者,有助收集民意,再向政府反映。他指區議員兼任「三會」成員,可做到有機結合、互相協作,認為區議員本身亦希望壯大自己的地區力量,身兼「三會」成員有利工作積極性,又認為關鍵是當區民政專員如何用好這些地區力量。
劉國勳:區議員兼任「三會」加強協作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不認為三會成員屬「政治酬庸」,形容落選區議員的人士獲委任為「敗部復活」,有關標籤不成立、不恰當。至於區議員同時擔任「三會」成員,劉國勳認為沒重疊問題,反而在地區諮詢方面增強協作,讓不論有否區議員身份的「三會」成員一同合作,形容「三會」與區議會屬「兩條跑道」,不能直接作比較,不應混淆視聽。
劉國勳指,任何人都有不同經歷,參選區議會可能只是其中一樣,只要符合3大條件,即愛國愛港、對地區熟悉,以及有服務地區的熱誠, 達成要求則屬合適人選。他舉例指有些人本身已是三會成員,即使落選區議會亦不應阻止其參與社區工作,「應該俾有心服務嘅人機會服務社區」。
柯創盛:各界專才更添協同效應
身兼三會成員的觀塘區議員柯創盛表示,政府委任三會成員一向是以「用人唯才」的準則,反問「唔通落選咗就唔俾佢參與社區?」他認為落選區議員也只是普通人,他們擔任三會成員亦是為服務社區,認為相信說法不太恰當,相信三會成員或身兼兩職的區議員也是在為完善地區治理出力。
柯創盛以觀塘區為例,指當區有很多交通及醫療問題,若該人士有心服務社區,符合條件,本身又是該些界別的專業人士,例如工程師、醫生等專家,委任他們當三會成員也合情理。他又指不擔心「遇上競爭對手」會有磨擦,反而認為知己知彼,合作上能產生協同效應。
去年在區選落敗的實政圓桌莊豪鋒獲委任為屯門區分區委員會委員,他向傳媒表示,不同意外界有質疑指委任屬「政治酬庸」,認為不應將委任與曾參加選舉掛勾。他說自己過去一年已是屯門大興及山景的分區委員,最重要是有心及有時間,才能做好工作。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