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反服貿學運之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近日在北京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重申「兩岸一家親」,提出「四不會」,強調要擴大與青少年溝通往來。習近平的談話直接指出兩岸關係的難題與癥結,回應了島內的民意所求,但兩岸要「一家親」,不能光靠經濟讓利或者統戰,大陸自身還必須樹立文明可親的大國形象。
馬英九執政之後,兩岸關係改善顯著,經貿往來如火如荼。但是,台灣大學生發起長達二十多天的「反服貿協議」運動,打亂了兩岸布局,也明顯反映一些年輕世代對大陸的反感,瀰漫「恐中」、「懼中」情緒,甚至台獨思潮。
習宋會面 提出「四不會」
針對反服貿學運後一些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猶豫、質疑聲音,習近平利用會見宋楚瑜,明確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穩定,經得起風浪考驗」,宣示四個「不會」:「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贏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團結台灣同胞共同奮鬥的真誠熱情不會減弱,制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強意志不會動搖。」
除了劃下兩岸政策底綫外,習近平談話主題還是圍繞在「兩岸一家親」的論述,向對岸柔性喊話,強調兩岸同胞要「將心比心,以誠相待」,「拉近心理距離」,並且提出要深入了解台灣基層民眾現實需求,照顧弱勢群體,要多想辦法、多創造條件加強兩岸青少年交流。
過去幾年,兩岸經貿往來熱絡,大陸甚至推出「惠台」措施,爭取人心,但獲利的往往是大商家,基層老百姓得益不多。台灣一些新世代反對經濟一體化,不僅是經濟層面,更害怕台灣經濟過於依賴大陸,導致在政治上逐漸受北京控制。
惠台措施 擴至基層青年
習近平的講話可以說是回應了學運的一些訴求,大陸方面今後的惠台惠民政策會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讓更多台灣基層民眾,切實享受到兩岸經濟合作的好處。大陸對台工作的重點對象也不只限於政治人物、商人,勢必包括青少年。
北京顯然希望「情」「利」並舉,一方面強化兩岸之間的民族與文化認同,逐步化解台灣人尤其是青少年對大陸的政治疑慮,另一方面繼續給予台灣經濟讓利和優惠,進而令兩岸關係進入一個新階段。
毋庸諱言,台灣青年的「反中懼共」,部分是由於長年受反共教育影響,部分是交流不足,對大陸的無知和誤解。也應該看到,有些是出於對北京的治理模式的擔憂,以及兩岸價值觀的差異。
兩岸一家親,不能光靠經濟讓利,也不是交流往來頻繁就能解決。距離產生美感,往來密切反而可能引發衝突,這方面香港已經有前車之鑑。過去六年,兩岸之間已簽署二十多項協議,兩岸人員交流甚至官員往來絡繹不絕,但量變並沒有帶來質變的遞增。
大陸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並且展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雄心。習近平在法國演講時指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睡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睡獅已醒,台灣民眾肯定已經感受到。如果也能讓他們感受到獅子文明可親,兩岸距離一家親不遠矣!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