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孤寂如雲 於 2010-12-29 20:32 編輯
雷體上方是三個不同類型的引信,通過一個連接裝置連接到雷體上,中間的引信是S.MI.Z.35式壓發引信,如果有人踏壓到引信上的三個壓力感應叉的話就會釋放擊針打擊火帽;而右邊的則是Z.Z.42式拉發引信,在引信頂端的拉環上纏上絆線,一旦有人觸動絆線,擊針就會擊發火帽;左邊的這個引信比較奇特,是一種帶反排除功能的ZU.Z.Z.35拉發引信,該引信特別之處在于:在安裝完畢後,無論是碰到絆線還是剪斷絆線,均會使引信動作,從而引爆地雷。引信連接裝置下方就是地雷的雷殼,中間的拋射筒套裝著桶狀的戰鬥部,戰鬥部結構頗為復雜:外部是一圈殺傷單元,一般是300~400枚鋼珠或其他類型的殺傷破片,內層包裹著600克TNT炸藥和三個雷管;而中間部分則是一個傳火管,引信的火帽被擊針擊發後產生的火焰通過傳火管點燃底部的一個延時3.9~4.5秒的引信,再將位于雷殼最底層的拋射藥引爆,向上垂直拋出戰鬥部。戰鬥部騰空而起後,並非馬上爆炸,而是在距離地面1~1.5米高爆炸,奧妙之處在于戰鬥部右側的短延時引信,正是這個短延時引信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保證地雷在半空爆炸,達到最佳的殺傷效果。S型地雷之所以威力巨大,是因為地雷先彈射到一定高度後再爆炸,並將殺傷單元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速度向四周水平射出,在以地雷為中心半徑30米以內,無論目標是站立還是臥倒,都無法逃脫殺傷單元的覆蓋,其殺傷范圍最遠可達100米。而傳火管底部那個延時3.9~4.5秒的引信也有其妙用:當集群目標在雷區活動時,如果走在隊伍前面的排頭兵觸發了S型地雷後沒有察覺的話,當後續人員繼續前進的時候,地雷正好在人群中炸開,保證了最好的殺傷效果。S型地雷除了使用上述引信外還能使用其他各種型號型號的引信,如Z.Z。35拉發引信、D.Z.35壓發引信和電子引信等。如使用多重引信的話就要在雷體上安裝引信連接裝置,如果安裝的是單一引信的話則無需使用引信連接裝置。 而S-Mine-44型地雷與S-Mine-35型地雷相比,外形差別並不大,但內部卻有很大的區別,準確點說:S-Mi-44就是S-Mine-35的簡化版。S-Mi-44地雷是在二戰末期研制出來的,當時的納粹德國已經走到窮途末路,戰略資源的匱乏使得德國人不得不對該型地雷進行了大量的簡化。首先,引信接口和傳火管被挪到了戰鬥部的側面,原先位于傳火管底部的延時引信也被挪到導火管的上方,而傳火管的下方則用于裝填拋射藥。其次,用于控制地雷戰鬥部在半空爆炸的短延時引信也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拉發引信,引信的拉環上纏著一根1.5米左右的細鐵絲,而鐵絲的下端則固定在雷殼底部,當地雷的戰鬥部被拋到細鐵絲的長度極限後,這根細鐵絲隨即拉爆戰鬥部。最後的改進則是殺傷單元,納粹德國已經連鋼珠也無法提供了,殺傷單元變得五花八門,從鋼筋頭到螺絲釘,只要能裝進去傷人的東西都用上了,連雷管也從S-Mine-35的三個簡化到一個。
S-Mine-44型地雷與S-Mine-35型地雷的剖面對比圖,從圖中便可看出兩種地雷的不同之處了。
最早吃到S型地雷苦頭的是自由法國的士兵,他們將該雷稱為“沉默的哨兵”;隨後美國人也嘗到了苦頭,大量的士兵被S型地雷炸死、炸傷,由于S型地雷是騰空而起後才爆炸,所以美國人給了它一個很形象的綽號“彈跳貝蒂”。美國人自然是不會示弱的,他們很快就研制出自己的跳雷,但主持研究的卻是個法國人——法國淪陷後流亡美國的兵工專家皮埃爾.達拉蘭德。美制M2跳雷1942年正式裝備部隊,一共生產了M2A1\M2A2\M2A3以及M2A4等四個型號,M2A4直到戰後才裝備部隊,M2係列跳雷還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例如我國臺灣省就裝備過M2跳雷。該雷戰鬥全重2.95公斤,全高224毫米(含引信高度),戰鬥部跳高0.5~2米,殺傷半徑為10米。與它的德國兄弟相比,M2跳雷結構上要簡單許多:一個筒狀的雷殼包裹著戰鬥部,雷殼旁邊的管子是傳火管,上方安裝的是M1拉、壓兩用引信,就不用像德國人一樣裝兩個或三個引信那麼麻煩,引信下方則是拋射藥。令人匪夷所思的是,M2跳雷的戰鬥部居然是一發去除尾翼的60MM迫擊炮彈,迫擊炮彈的底部安裝了一個短延時引信。這樣的設計可以直接使用現成的迫擊炮彈進行改裝,無需再開一條新的生產線,便于戰時大量生產,也提高了經濟性。當地雷引信被觸發時,地雷底部的拋射藥將60MM的迫擊炮彈殼拋到空中,同時將短延時引信點燃,短延時引信將戰鬥部中的主裝藥引爆。由于我國周邊國家和地區均大量的裝備了M2跳雷,為防患于未然,我國也生產了M2跳雷的專用訓練器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