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73|回覆: 1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新聞報道] 抗美監控德國巴西謀聯國「告狀」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6 22:25: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決議案拉攏歐洲拉美擴私隱權至網絡

【明報專訊】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引述外交消息披露,德國、巴西與拉美及歐洲其他國家聯手,準備在年底前於聯合國大會推動決議,要求將私隱權擴大至網絡,這將是國際間首次聯手遏止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針對外國的監控行動。雖然聯大決議不具約束力,但美國情報部門勢面對國際壓力升溫。


公約起草時互聯網未普及

報道引述外交官員透露,德國及巴西的外交人員周四於紐約與拉美及歐洲部分政府代表會面,商討今年內在聯合國大會人權委員會上提交決議草案,要求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7條中對個人私隱的保障,擴展至網絡世界。有關條款訂明,任何人的私隱、家人、居所及通訊均不應遭受任意或非法的侵擾,其名譽及聲望亦不應受到非法攻擊,所有人都有權獲法律保障,免受有關侵擾或攻擊。公約生效時互聯網尚未普及,因此未列入相關保障範圍。


決議無約束力道義上施壓

有關官員稱,推動決議草案旨在呼籲各國停止對私隱權的侵犯,確保個人私隱在網絡內外均受保護。決議草案需經聯合國全體成員國表決,只要獲得參與投票的成員國過半數支持即可通過。雖然聯大決議只屬建議,不具約束力,但它代表國際社會的大多數意願,具有道義力量,可構成一定壓力。


決議草案相信與美國監控計劃有關。早前傳媒揭發美國情報機構曾監控多個盟國,包括德國及巴西,其中德國總理默克爾的手機疑遭竊聽,而巴西則有數百萬計電郵及電話通訊遭截取,監控對象包括總統羅塞夫(Dilma Rousseff)。羅塞夫上月於聯合國大會怒斥NSA監控「違反國際法」,促請聯合國訂立法律指引,以免網絡淪為戰爭武器。


德法冀與美締「無監控協定」

美國監控問題亦成為歐盟峰會焦點。會後聲明稱,歐盟成員國領袖重視歐美間的緊密關係及雙方合作的價值,但此關係必須建基於尊重互信。聲明指出,情報蒐集是打擊恐怖主義活動不可或缺的要素,惟缺乏信任將損害情報合作,影響反恐。德法將尋求與美方展開雙邊會談,希望年底前就美國向盟國進行情報蒐集的守則達成共識,要求與美方訂立「無監控協定」。歐盟將派出9人代表團,下周一赴華盛頓與美國官員會面,要求美方回應監控歐盟問題,並尋求補救方法。


歐洲議會正調查斯諾登披露美國監控資料對歐洲的影響,並已暫停歐美數據分享的合作。繼德國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昨日表示,將會傳召美國大使要求解釋美國的監控計劃。


不少駐美的外國官員已加緊防範監控,例如不在電話上談及敏感資料,加強檢查使館,避用可能已遭破解的通訊線路等。美國資深國防官員指斯諾登爆料已令美國在短期內信譽掃地,最壞情况下或令歐洲盟友停止與美國共享情報。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1026/-13-3099819/1.html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3-10-26 22:27:00 |只看該作者
知多點﹕聯國權利公約 港人權法藍本

【明報專訊】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於1966年通過,1976年生效。公約為《世界人權宣言》一部分,共53項條目,要求締約國及組織承諾尊重個人的公民及政治權利,範圍廣泛,包括生命權、宗教自由、言論自由、集會自由、選舉權,以及公平審訊及訴訟權等。

人權組織引用斥拒發電視牌

截至2013年5月,已有74國及167個組織簽署公約。其中美國雖已簽署公約,但因其對公約內與國內法律相違的條款列出保留清單,令公約的關鍵內容未能實行,惹來外界批評。中國於1998年簽署公約,但礙於公約與現行法律有衝突,至今未正式批准實施。香港則在殖民地時代,隨宗主國英國在1976年落實公約,並在1991年6月於立法局通過內容節錄自該公約的法例《香港人權法案條例》,沿用至今。早前港府拒絕向香港電視發出免費電視牌照事件,便遭人權組織批評違反公約中要求政府發牌「應客觀合理、明確、透明、不歧視」的要求。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1026/-13-3099818/1.html

實質作用不大!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2 14:12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