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7|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時事評論] 俄歐加碼致使烏克蘭衝突加劇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20 03: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馬克斯·費希爾認為,反對派與政府的對峙態勢因17日“大赦法”生效而略顯緩和,如今突然重新組織大規模示威活動,可能是受到俄羅斯和歐盟有關烏克蘭的最新動作“刺激”。

俄羅斯政府17日宣布,本周將向烏克蘭政府撥付20億美元後續資金,作為150億美元緊急財政援助承諾的一部分。俄政府先前已向烏克蘭撥付首批30億美元援助。烏國內政治危機升級後,俄總統普京宣布援助將在烏克蘭組建新政府後發放。

費希爾認為,俄政府同意繼續撥付援助,或許引發反對派猜測,認定烏俄兩國領導人已經達成幕後共識,即亞努科維奇將選定一名親俄立場的總理組建新政府,延續烏政府先前的親俄立場。

反觀反對派方面,德國總理默克爾同一天會見兩名烏克蘭反對派領導人,卻沒有為反對派帶來與俄羅斯撥付援助款意義相當的“利好”。


俄語區烏語區深度對立

政治分析師認為,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直接導火索雖然是烏政府去年11月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系國協定,但最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民眾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問題上的深度對立。

費希爾說,從人口和地理因素分析,大約三分之一的烏克蘭人口講俄語,大多生活在靠近俄羅斯的東部地區,主張與俄羅斯保持密切關系;大約三分之二人口講烏克蘭語,主要生活在中西部地區,傾向於更親近歐盟。

費希爾認為,無論誰當選總統,都會被其中一派視作“自己人”,而被另外一派視為“敵人”或者某一境外勢力的“代言人”。這種對立情緒始終沒有得到緩解,從而成為醞釀更多危機的溫床,在出現諸如財政危機惡化、政府立場突變的事件後發酵成政治動蕩。

京華時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5 19:1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