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電力需求增速放緩、電源建設速度未明顯下降的背景下,2017年火電企業正面臨著產能過剩、用煤成本高企等問題,中國火電業今年或將面臨大面積虧損。
“煤電價格聯動落空、煤價不斷波動,2017年將是火電企業最為困難的一年。”神華國華電力某電廠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記者說。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2016年三季報發現,以火電為主營業務的30家A股上市公司中,僅有9家企業營收與上年同期持平或呈正增長,這意味著2016年前三季度,這些企業中有21家整體營收為負增長。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規劃部副主任張琳在“十三五”電力發展機遇與挑戰專家討論會上表示,2016年9月開始,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板塊利潤由正轉負,相比2015年同期盈利64億元,已轉變為虧損3億元;10月,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板塊的虧損已進一步擴大至26億元。
在卓創資訊動力煤分析師崔玉娥看來,2016年煤炭價格的快速上漲,是令發電企業利潤驟減的主要原因。隨著煤炭“去產能”工作的推進,從2016年6月開始,電煤價格指數連續上漲。截至2016年11月,全國電煤價格指數為521.66元/噸,環比上漲11.2%,同比上漲59.6%,為2014年1月以來的最高值。
2016年12月,全國電煤價格指數為534.92元/噸,環比上漲2.54%,同比上漲62.55%。盡管在發改委多項調控措施干預之下,國內電煤價格結束上漲走勢,但目前的價格仍遠高於上年同期水平。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袁家海給出的數據顯示,2016年煤炭價格上升,火電企業生產成本平均上升了0.04元-0.06元/千瓦時。
隨著煤、電矛盾的凸顯,發電企業渴望啟動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的呼聲再起。國家發改委根據煤電價格聯動計算公式測算,2017年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全國平均應上漲0.18分/千瓦時。煤電聯動機制規定,標桿上網電價調整水平不足每千瓦時0.2分時,當年不作調整,調價金額納入下一周期累計計算。因此,2017年1月1日全國煤電標桿上網電價將不作調整。
“2016年下半年電煤價格開始大幅反彈,火電企業盈利空間已經嚴重壓縮。”崔玉娥說,“由於煤電聯動機制並未啟動,火電價格不會上調,這將直接決定火電企業以及行業未來的盈利走勢。”
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聯合煤炭、電力、鋼鐵協會共同簽署了《關於平抑煤炭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的備忘錄》(下稱《備忘錄》),提出以重點煤電合同價為基礎,建立價格異常波動預警機制。按照《備忘錄》要求,煤炭價格波動上下在6%以內,為正常價格,不採取調控措施;價格波動上下在6%-12%的範圍,則為價格輕度上漲或下跌,將重點加強市場檢測;價格上下波動在12%以上為價格異常波動,啟動平抑煤炭價格異常波動的響應機制。
以《備忘錄》規定範圍,及2017年長協價基礎價格535元/噸測算,2017年煤價的正常範圍為500元-570元/噸;輕度上漲或下跌的價格為570元-600元/噸、470元-500元/噸之間;價格在600元/噸以上、470元/噸以下則為價格異常上漲或下跌。
中債資信研究所王聞達團隊選取了火電上市或發債企業共47家測算,當前上網電價下,全國電煤價格指數和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的盈虧平衡點分別為450元/噸和535元/噸,2016年11月、12月的電煤價格水平下火電整體已處於全行業虧損狀態。
王聞達團隊報告稱,2017年樣本企業度電成本受煤炭價格上漲影響大幅提升,在未觸發煤電聯動的情況下,煤炭平均採購成本較2016年11月水平下降幅度15%以內時,全國超過半數區域企業將出現虧損或接近盈虧平衡點。
除了成本高企之外,火電企業還面臨著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低迷、新增裝機規模巨大及地方政府壓電廠降電價,讓利於用電企業的問題。
1月1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社會用電量為591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0%;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785小時,同比減少203小時。其中,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165小時,同比減少199小時。
在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不斷減少的同時,大量火電項目仍在上馬。據《經濟參考報》報道,2016年煤電的裝機規模約為9.5億千瓦,還有一批已經開工和下達規模的項目,特別是民生項目,即將陸續建成投產。
另據上海證券網消息,為控制煤電規模,國家能源局向甘肅、廣東、新疆等省份下發通知,要求壓減煤電投產規模,大量項目被要求推遲到“十三五”後。共有十一個省(區、市)收到相關通知,83個項目被要求緩建,共計10010萬千瓦。《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則要求,至2020年全國煤電裝機規模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在2017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亦稱,2017年煤電利用小時數還會更低,估計在4100小時左右。隨著煤價的回升和煤電裝機的攀升,“2017年火電企業面臨全行業虧損風險。控制不好的話,極有可能重蹈鋼鐵和煤炭行業的覆轍。”他說。
中國能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