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2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軍情動態] 解放軍採購140萬件防彈衣,或許要有大行動?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23 23:14: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582426389_38401200.jpg

1582426388_94362300.jpg

近日,陸軍在全軍裝備採購信息網分別發出兩項招標需求,分別採購93萬套普通等級防彈衣和46.7萬套高等級防彈衣的防護插板,兩項合計總計約140萬套。2015年抗戰既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上,中國對外承諾將解放軍現役兵員裁減到200萬人,目前這一計劃基本已經完成。當前陸軍13個集團軍人員數量約為85萬人,一些技術兵種並非均需在一線環境下作戰。這一採購數量幾乎意味著每一名陸軍官兵都準備了2件防彈衣。

從軍方報價來看,預計整個項目的最終採購價大約會在130億-140億人民幣之間,大約相當於2艘055大型驅逐艦或者25架殲-16重型戰鬥機。解放軍陸軍作為解放軍的根基,從工農紅軍傳承而來。工農紅軍是解放軍的定位,而這一定位也反映出這支部隊長期以來在物質裝備上條件不佳。因此,解放軍向來也強調以弱勢裝備巧妙對抗敵方優勢部隊。

戰爭進入火器時代以來,總體上矛比盾的發展要快,因此除了少數歷史階段,花大力氣加強防護往往性價比較低。選擇通過放棄防禦,提高機動性和火力來取得優勢往往更具性價比。從昔日的“撞擊巡洋艦”到二戰後初期的“脆皮坦克”,莫不如此。從解放軍長期以來的建設思路來看,也是這樣,歷史上多次通過“鐵腳板”,輕裝部隊在特定環境下反而對重裝部隊佔據了優勢。(張大彪能跟李雲龍提出部隊訓練拼刺護具不足這個劇情,大家記不記得李雲龍如何回復的?)

但是作為“人類輕步兵巔峰”的解放軍在歷史上也飽嘗了輕步兵重火力不足的後果,比如一個炮樓一挺歪把子讓八路軍幹著急,硬是發明出了“沒良心炮”,比如眼看著美軍陸戰一師逃跑,六個師的志願軍實在無力阻攔。建國後,解放軍在現代化過程中,盡管部隊的裝備有所“重型化”,但是受制於摩托化水平和財力,整體設計上依然強調盡可能重量輕體積小,盡可能提高小規模部隊的火力。

冷戰後期,解放軍開始走向機械化,終於開始一定程度上用輪子和履帶替代人的腿腳。從這一時期開始,解放軍對於武器重量的極端追求才有所減弱。但此時的86步戰、89裝甲車、92輪戰尺寸較小,而且軍費有限,部隊員額眾多,也確實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普及防彈衣。進入二十一世紀,新一代陸軍車輛不再過分追求通過縮小尺寸降低被命中率。裝甲車輛尺寸放大,內部空間有所增加,而且軍費逐年增長,無論是從重量上還是經濟上,都給了解放軍開始裝備防彈衣的條件。

早期防彈衣使用金屬板,沉重而性能有限,與此同時,昔日的解放軍也確實窮,裝備不起大量防彈衣。曾一度代表現代防彈衣技術的凱夫拉防彈衣則怕曬,怕紫外線,怕濕,價格高昂還容易壞,需要不斷更新,經濟性不佳。近年來各類複合材料搭配陶瓷防彈板的防彈衣較好地平衡了造價、重量和性能,同時耐久度大幅提高。一件防彈衣除非實戰中被命中,可以使用較長時間,而且陸軍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部隊乘車作戰下車掃蕩,對隨身裝備的重量不那麼敏感。況且,部隊經濟條件轉好,加之以當今部隊獨生子女普遍,國家有條件也更有降低傷亡率的需求。綜上幾個原因,大批量採購防彈衣就成為正常選擇。

如果說以上都還是“內因”,而外因,大家都知道,作為五常中唯一一個還沒有實現統一的國家,這一局面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預計解放軍所要面對的戰場環境,可能不是太多的平原丘陵,而是城市戰。城市戰對於單兵裝具重量的敏感度更低,而對於單兵防護能力的需求更高——畢竟在原野你可以立足遠距離躲開,城市戰更多的是靠裝甲“硬抗”。或許,“地動山搖”的一天,就不遠了。

中華網
標簽
防彈衣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2 16:44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