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方日報專訊】差餉物業估價署新近發表的報告顯示,今年私人住宅單位落成量估計約一萬二千伙,比去年增加約兩成六,明年落成的私宅單位數量進一步提高,預計接近一萬五千個,增幅同為約兩成六,創○六年以來新高。單從數字看,今明兩年私宅供應量持續以較大幅度提升,應有助紓緩樓市供不應求的緊張局面,但如果與○二至○六年每年介乎一萬六千五百個至三萬一千個單位供應量比較,未來兩年新增供應數量顯然仍屬偏低水平,毫不足恃。
若再看遠一點,與港府定下每年提供約二萬個私宅的目標比較,報告預計的實際供應量與預期目標也是相差一大截。除非港府對市民住屋需求預測嚴重偏差,又或本港經濟出現難以逆料困難,削弱市民對住屋自然需求,否則樓市未來幾年不容易達至適當平衡。
本港樓市近期出現「小陽春」局面,可說是過去多年供應嚴重不足後遺症,只要港府打壓樓市手段停下來或軟下來,積存已久的購買力就會一下子爆發出來,既增加樓市波動性,也令港府在評估樓市「發燒」程度時,容易出現偏差。隨着過去一兩年港府積極推出地皮,以及為多幅土地注入「限量、限呎」等元素,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一四年或以後落成的中小型單位供應量必定大增,樓市勢將面對一定程度調整壓力,而且樓市兩極化現象亦必會愈趨嚴重。
更令人憂慮的是,一四年或以後全球低息環境極有可能出現重大轉變,以歐美央行為首的西方金融體系,可能再次步入加息周期,以擠壓多年來因採取量化寬鬆措施而形成的經濟泡沫。歐美市場一旦加息,本港亦必遭牽連,意味市民承受供樓壓力負擔大增,樓市調整步伐亦受影響。
從往績評估,港府官員對樓市升跌的走勢往往是後知後覺,官僚十足,不肯認真做研究工夫,抱殘守缺,以為接納民間的意見就是被人牽着鼻子走。港府官員充其量只會做防止樓市下滑的緊急措施,停止賣地,放寬樓按政策等,但要他們制訂適當政策,令樓市平穩發展,則經常把錯脈、落錯藥。試問這樣的管治心態和水平,怎能令樓市平穩發展。
港府樓市政策最大問題是經常左搖右擺,要樓市長遠平穩發展,必須保持穩定土地供應量,不能忽多忽少。從策略和規劃的層面看,港府必須提出清楚的發展藍圖,從開發土地來源、制訂人口結構、家庭模式變化等方向,作出合乎事實的嚴謹推算,然後推出適當的土地供應量以滿足需求。本港樓市能否順利跨過這一關,對香港整體經濟盛衰是另一次嚴峻挑戰。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19/1/1/2627193/1.html
到時咪賴CY{:soembras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