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6791|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關注防沙治沙: 幹部讓種樹,農民為啥要拔樹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5-7 11:57: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三北工程被稱為“綠色萬里長城”,東西橫跨近9000里,擔負著艱巨任務——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內保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南護北京、天津等要地……近半個中國的生態安全、上億人口的脫貧致富,都與這一工程息息相關。

然而,30多年來,工程總投入不過100多億元,不及京滬高鐵總投入的1/20。儘管如此,三北工程仍然在防沙治沙、保護農田、保持水土、發展生態經濟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目前,為期10年的三北工程五期規劃正在審批。作為人類史上第一個超大型生態建設工程,三北工程的一些經驗和教訓,值得認真記取。
 
1 為啥不能照搬全面封禁的做法?
防沙治沙需要解決發展與保護的矛盾

按照國外經驗,防沙治沙的最好辦法是在工程區內禁止放牧和耕作,實施全面封禁。我國能否照搬這种經驗?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地處巴丹吉林、騰格裏、烏蘭布和三大沙漠交匯處,是我國實施沙漠“鎖邊”的重點治理區域。實施三北工程以來,這裡已構築起350米寬、數百公里長的綠色林帶。雖然取得明顯的防風固沙效益,但也有不少專家學者質疑:建城墻一樣的擋風林帶,這樣做既勞民傷財,又違反自然規律。為什麼不搞“封禁”?
  
“如果實施全面封禁,沙區內的數十萬人口怎麼辦?生態移民能向什麼地方移?”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總工程師洪家宜說,從國情出發,我們在開展生態保護的同時,必須保護好良田、為大量人口提供糧食,要解決好生存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

有些學者表示:即便不搞全面封禁,按照生態理論,沙漠缺水,應該種草,而不是種植像抽水機一樣的楊樹等喬木。這種理論似乎很正確,但是否符合實際?

“過去也種過草,因為擋不了風沙,最後又種上了樹。”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烏蘭圖克鎮隆強村8組村民楊文亮說,如果種草固沙,春天種下的麥子會被幾十公分厚的沙子埋住,把沙子鏟掉,苗子又會被大風吹飛,最後顆粒無收,種下的草也不能倖免。即使用“草方格”等辦法來防治流沙,也是先種樹和灌木,而不是種草,村裏人都知道這些。
  
當地的“老林業”是否認可這種做法?
在巴彥淖爾市杭錦後旗的綠色林帶,記者看到林帶的最外層是楊樹、柳樹等喬木,中層是梭梭、蘆草等灌草,裏層才是白刺、籽蒿、沙米等先鋒植物。

“這些沙區在被破壞之前是疏林草原,本來就長有楊樹、柳樹,何來抽水機一說?”杭錦後旗林業局副局長代永勝說,實際情況是植物群落沿逆風方向恢復,大樹身後的植物種子都被大風吹跑,只有樹前的種子被保留下來,從而發育成各種灌草。“先種好樹,然後在樹的迎風方向播種灌草,這個順序不能搞錯了。喬、灌、草,哪一類植物都不能忽視。”

2 有的地方為啥不要造林指標?
生態工程需要“眼裏有綠,心中有人”

生態建設既要照顧農民利益,也要考慮地方利益。沒有良好的建設機制和投入機制,就是“剃頭挑子一頭熱”,各方難以形成合力。

對此,臨河區的林業幹部深有體會。以前建設農田防護林時,他們種上樹苗,前腳剛走,農民後腳就悄悄跟上來。有的把樹苗輕搖幾下,把坑土弄松,外表看不出來,但樹苗當年就會死掉。有的會等來年開春,用鏟子在樹苗周圍深插幾下,把樹根鏟斷,外表上也看不出來,但樹苗自然也活不成。

為農民做好事,辦實事,他們為什麼要搞小動作?原來,這些樹木搶水搶肥,讓離樹5米之內的莊稼幾乎無法生長,農民自然不歡迎。

從整體來看,農田防護林能防止風沙、涵養水源,生態效益很明顯。東北林業大學的研究結果也表明,農田防護林能提高糧食產量20%左右。如何兼顧農民的長期和短期利益?當地林業幹部介紹經驗:“講理論、唱高調,農民不吃這一套。只有把樹分給他們,長八九年後允許砍伐,每棵能賣幾百元,農民才歡迎。”通過這樣的林權制度改革,老百姓得了實惠,不僅愛護樹苗,自己還會主動種樹,更不會去搖樹了。

目前,三北工程已進入第五期,但有些地方的林業部門寧願不拿造林資金,也不願意要造林指標。理由是經過多年造林,已經沒有多少空地可以栽樹了。然而,這往往並非真實原因。

“還是因為投入嚴重不足。雖然把每畝造林的投入由過去的100元漲到現在的二三百元,但很多地方每畝造林往往要七八百元以上,不足的部分要由地方財政配套。三北地區多屬老少邊窮地區,到哪兒去湊這筆錢?”一位“老林業”說,這筆投入中也沒有管護費,還得地方掏,許多地方根本拿不出來,只好敷衍了事。

俗話說,“三分種、七分管”,在這種低投入的情況下,只能解決有無問題,不可能談到高品質。因此,出現“老頭樹”等低品質的人工林,出現“拆東補西”、“撒胡椒面兒”等現象,也就不足為奇了。

3 發展生態經濟為啥後勁不足?
搞生態經濟需要“政府的軸、專家的腦、農民的手”

在人口眾多的國家開展生態建設,如果只是“治貧”而不能“致富”,生態最終也保不住。

目前,三北工程已經形成大模樣,工程區內的大量民眾因此獲得生態紅利而脫貧。但由於生態經濟的產業化發展滯後,如何進一步致富成了瓶頸,這對於工程成果的維持和品質的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

在河北省易縣西陵鎮太平峪村,有7000多畝荒坡種上了板栗、柿樹,準備發展採摘、觀光旅遊業。承包了30多畝地的村民趙秋生卻在發愁:林業部門只能提供樹苗,幫忙整整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很難解決,因為涉及水利、電力、交通等多個部門,加上農民貸款又很難,這個旅遊業怎麼搞得起來?

“搞生態經濟需要‘政府的軸、專家的腦、農民的手。’”趙秋生說,如果僅僅在生態保護上投入,而在發展生態經濟方面沒有配套投入,不制定統一政策,不能協調好各個職能部門,那麼農民致富的問題還是解決不了,最後山坡上的生態果林就會被荒廢,生態也就保不住。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平羅縣紅崖子鄉三棵柳村,村民張桂蘭承包了3000畝沙地。從2003年起,張桂蘭共投入20多萬元,種下了沙柳、新疆楊、沙棗等,但至今沒有收益。

“這裡幾年才能種活一棵樹。如果砍樹賣,當然能還債,但立馬又見沙,環境也就破壞了,心裏的確捨不得。”張桂蘭說,賣沙棗等野果子又沒有廠子收,即使偶爾有人來收,情況也不穩定。雖然很著急,但也只有這樣拖著。

據介紹,當地還有許多像張桂蘭這樣的治沙承包戶,由於缺少相應加工產業鏈,沙地植物的產出無法處理,也就無法獲得生態經濟收益。“最後熬不住,還是得大量砍樹還債,治沙成果也就付之東流。”當地人這樣說。

從實踐來看,防沙治沙、保持水土不是種幾棵樹就完了,還要提供配套產業支撐。如果這種產業效益好,自然會有產業資本進入;如果這種產業效益低,只能由政府來投資。本報記者 潘少軍

http://big5.chinanews.com:89/gate/big5/finance.chinanews.com/ny/2012/05-03/3861133_2.shtml

經驗勝過理論.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19 06:44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