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台特約評論員宋曉軍表示,中國還需要發展彈道導彈預警衛星,否則中段攔截無法實際使用。
中國昨天進行陸基中段反彈道導彈攔截技術試驗後,宋曉軍就此稱,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僅僅是中國追求和諧世界和合理公正的國際秩序在物質條件上邁出的一小步,今後的努力和奮鬥恐怕更加艱難。如果要使得陸基中段反導攔截系統能夠達到真正的實戰部署,至少下一步中國要發展自己的預警衛星,如果沒有自己的彈道導彈預警衛星,中段攔截是無法投入實際使用的。
「航空知識」雜誌副主編王亞男對鳳凰網表示,中段反導彈攔截可以對付冷戰時期技術水準、也就是彈道比較單一、不會複雜機動變軌的地對地彈道導彈。而美國的反彈道導彈,目標是要攔截具備複雜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道導彈。
王亞男說,中段反彈道導彈在戰術上更主動靈活,但制導難度相對較低。首先,中段大氣層外反導彈,有利於採用紅外線導引,對目標的捕捉、跟蹤距離遠,而且不受天候影響,可全天候攔截。其次,中段大氣層外反導彈,攔截後的碎片殘骸大部分會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燒毀,對地面的可能殘餘殺傷比大氣層內攔截小得多。此外,中段反導若靠前部署,甚至可以禦敵人導彈於國門之外,這對攔截核彈頭特別有利。
中段是彈道導彈飛行高度最高、速度極快的一段,陸基中段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是從陸地發射平台對敵方彈道導彈進行探測和跟蹤,然後從地上或海上發射攔截器,在其飛行彈道中段,也就是太空中進行攔截,摧毀其彈頭。
中國和美國相隔13個小時同樣進行的中段反導攔截,中國3年來連續兩次取得成功,而美國自4年前失敗後,這次僅僅是一次攔截彈空射實驗,沒有具體目標,因此網上普遍認為,中國的反導技術比美國更先進。
王亞男就此表示:不能這麼認為。美國的反導體系建設不但起步早,而且目標高,難度大。從它目標規劃、體系設計和技術手段來看,它的建設目標是要攔截具備複雜機動變軌能力的彈道導彈。
王亞男說,從各種視頻和圖像資料都可以看到,它是使用複雜動能殺傷(直接撞擊)的方式,通過多個姿/軌控火箭發動機,直接奔向和精確命中目標,實現動能摧毀,這對制導控制系統要求較高。因此美國的反導失敗較多,是可以理解的。
中國2010年1月11日首次宣布曾進行一次陸基中段反彈道導彈攔截技術試驗。
美國於當地時間26日(香港時間27日)也試射了陸基中段導彈防禦系統攔截導彈,但試驗是沒有預定目標。(綜合)
明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