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行會揀蟀欠嚴謹 人選像「突然爆出」
【明報專訊】特首梁振英上任後,班子內數名成員相繼因醜聞下馬。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表示,港英政府「揀蟀」會經過多重考驗,「平庸之輩早已被篩走」,回歸後卻沒有嚴謹制度挑選行會成員,他形容回歸後一些任公職的人士,像「突然爆出來」。
港英設7條件嚴謹篩選
李彭廣去年發表《管治香港——英國解密檔案的啟示》一書,引述英國解密檔案,談及委任非官守議員的準則及考慮。他指出,殖民地部和外交及聯邦事務部官員,在1960年代起先後與港督戴麟趾及麥理浩討論如何在香港社會急速發展下,發展及更新委任制度的內涵,並明確要求港督推薦非傳統商界及專業界的社會人士,如社工、教師,出任立法局非官守議員,同一標準適用於行政局非官守議員。戴麟趾提出,適合人選應符合7項條件(見上表),最重要一點是不會以權謀私。
李彭廣表示,港英政府有一套嚴謹制度,挑選適當人士擔任公職,會先委任他擔任諮詢委員會,讓他能建立成績、解決難題,其後層層晉升至市政局、立法局及行政局,「若是平庸之輩早已被篩走,行人止步」。
市民冀群眾政治 政府追不上
另外,過往行政局非官守議員均屬精英,系出名門「夠秤」,品格少被挑戰,不會被質疑以權謀私、官商勾結。他指出,行政局1960年代解密檔案透露,李福樹(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行會成員李國章父親)被揭發「私生活不檢點」,戴麟趾要求他自行辭任非官守議員,以免成為當局「負資產」。
李彭廣直言回歸後沒有嚴謹制度挑選,部分行會成員未經磨練,只因他曾協助特首競選便獲委任,像「突然爆出來」,加上立法局引入選舉後,市民期待政治人物參與群眾政治,而諮詢委員會中人只懂宮廷政治,想法精英,追不上時代轉變,政府同時爭取不到冒升起來的精英層,如關注平權、環保等人士,反而要重新起用末代港督彭定康培育的人,包括陸恭蕙、胡紅玉、梁智鴻才能壓得住場。他認為政府要「換腦」,政策制訂時應側重爭取群眾支持。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13/-3-2991916/1.html
利益太大,非一時三刻可以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