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83|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兩岸時評] 內地各國老外:非洲人與廣州人互相嫌棄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2-5 01:16: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中非貿易城,每天都會出現非洲客戶與中國商人之間的糾紛,有時甚至會驚動110。迦南貿.jpg
中非貿易城,每天都會出現非洲客戶與中國商人之間的糾紛,有時甚至會驚動110。迦南貿易城的一位保安說,真不明白,有的人那麼窮,還那麼囂張!圖為2010年10月24日,廣州一處外貿商城外,一名非洲商人因為身份問題與警察爭執(圖片來源:鳳凰網)


這兩天,英國小夥和中國大媽的故事是絕對的頭條,在英國小夥駕駛無牌摩托,對大媽爆粗的視頻披露後,故事的調性來了180度的大逆轉。

新華社2011年公布的數據顯示,漂在中國的老外近60萬,毫無疑問的,在過去兩年,這個數字還在暴增。

提到老外,老一輩人的第一反應是:有錢,禮貌,心靈美,素質高。但經常混北京五道口,廣州三元里的小夥伴們,會知道老外們其實也分三六九等,其中屌絲占了大多數,他們沒什麼錢,視中國為冒險天堂,闖紅燈比中國人還兇猛……

今天,壹讀值班君富二黛為大家科普一下,各國老外們在中國形成的幫派,以及在中國社會中的階級分布。

先來說說韓國人,望京是韓國人的中國“集中營”,可以說,在望京隨便哪條街,一眼望過去,十個人裏起碼有七個是斯密達。去過望京醫院,坐過望京片區公交的小夥伴都能感覺到,在那兒,很容易產生出國了的幻覺;望京的地產中介、家政公司、超市、餐館、派出所,至少一位懂韓語的員工,是最基本的標配。即便不會中文,在望京生活也不會有絲毫障礙。總之,你把望京想象成可與唐人街媲美的棒子街就好了······

據不完全統計,眼下起碼有12萬多韓國人在中國長期居住,因為這兒生活消費比韓國國內低,即使賺的不如在國內多,但仍能省下一筆豐厚的存款。也就是說,一個最普通的韓國人,在中國很容易就能活出土豪的階級優越感來。

在望京,韓國人基本和中國人混居在各大高檔樓盤裏,磕磕絆絆難免存在的。比如韓國人習慣把鞋子放到房門外,而中國鄰居覺得這占用了門前的空間,污染了空氣,甚至感到晦氣;韓國人的生活垃圾一般放在門口,中國鄰居會嫌棄他們不講衛生······

唯一可以相處甚歡的習慣是,韓國人和中國人說話都很大聲。在香港留過學的孩子都會感謝越來越多湧入香港高校的韓國小夥伴,他們聚眾在校園餐廳、教室大聲喧嘩的舉止,多少轉移了香港同齡人對大陸學生的抵觸情緒······

再說說日本人。他們在中國的勢力範圍集中在上海、北京兩座城市。他們的上海據點在西南角的古北新區,北京據點則以建國門附近的長富宮為中心,聚居於其附近的長富宮公寓、朝陽公園附近的三全公寓、京成大廈等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小區。

和張揚紮堆的韓國人相反,日本人可能是在中國最謹慎小心的老外幫派,他們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公司旁邊的高級日料店,以至於進入長富宮旁邊的幾家高級日料,就像到了日本一樣,連服務員都是日本人……

和中國人相處,他們客氣又低調,一方面是因為他們本來就很客氣,另一方面他們生活在動不動就反日的中國,更要客客氣氣。去年釣魚島風波不斷,許多日本人坐的士時,都被司機問過同一個問題:“你說釣魚島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試想想如果撞倒中國大媽並爆粗——如果他們會爆粗的話——是一小日本,後果會怎樣······)

壹讀君認識的一個日本高級職業經理人,在中國打理一家超市,每年都會請中國員工吃幾頓好的,還一桌一桌地去九十度鞠躬,整個場面感覺像是一名員工在小心翼翼地伺候一屋子的領導······

說起朝鮮人,壹讀君真的很難描述。這是在中國最最隱秘沒有之一的老外幫派了。總體上說,踏入中國領土的朝鮮人,極其兩極分化。最底層的是那些脫北者,他們來中國,先是想活下來,緩一緩,最終目的地還是隔壁的斯密達;還有一些被朝鮮政府派出的合法務工者,這群人集中在延邊、圖們等中朝邊境;其余的就是非富即貴的階層了,你懂的。

壹讀君在武大念書時,就遠遠地在操場上看到朝鮮留學班的孩子在一起踢足球,他們不住在一般的留學生宿舍,上課、玩耍什麼的始終都在一起,也基本不跟中國同學接觸。壹讀君唯一能確認的是,他們衣服上永遠別著金日成頭像,從他們的穿著和氣場來看,都不差錢……

再來說說非洲人民。他們在中國的勢力範圍集中在廣州,更精確地說,集中在廣州以洪橋為中心,半徑約10公里的地帶。這個幫派的特點是:抱團、封閉、流動性極大;與廣州人民互相嫌棄,他們覺得中國人斤斤計較,沒有宗教信仰好可怕,廣州人民則嫌棄他們體味重,窮,素質低下,缺乏基本的誠信。

廣州出租車司機把非洲人聚居的那片地區稱為“巧克力城”。  

每天中午十二點以後,“巧克力城”開始活躍——數萬名老非像是突然從地底冒出來一般,三三兩兩,穿梭於迦南、禦龍、天秀大廈等幾座大型中非貿易城之間。拎著幾只超大黑色塑料袋,或背個雙肩包,挑揀著來自廣州周邊上千家小工廠,被中國人稱為“尾貨”的牛仔褲、雜牌電視機、組裝手機、發電機,然後把它們運回非洲老家。

要知道,非洲的工業基礎和基礎設施基本為零,連個塑料盆都嚴重依賴made in China,每天動不動就停電,備一台發電機是必須的。而這些廉價產品,在中國的珠三角,全部可以一站式購買。

除了掃貨,他們的業余生活仍然不會離開“巧克力城”——紮堆泡吧,紮堆去一德路上的石室教堂,每到周日英文禱告時間,教堂裏滿堂盡是非洲黑~~

他們中極少人會說中文,也沒什麼動力學,他們與中國人的交往,無外乎就是在中非貿易城裏拿著計算器和中國老板討價還價。中國對於他們而言,就像一座奶牛場,他們到奶牛場來,不是為了和奶牛幸福地生活下去,而是擠完牛奶,立馬走人。

最後來說說俄羅斯人。在北京,俄羅斯人一般住在朝陽區的雅寶路,像東城南小街、雅寶路賓館、廣渠門周圍。這個戰鬥民族在中國的幫派特點是:組織松散,更接近於群體性自治。

在中國的俄羅斯人,在坊間最引人浮想聯翩的是那些聲色場所裏,五官像雕刻出來般的長腿大胸妹們。但壹讀君無法做實,所以就不在這兒以訛傳訛了。

每天通過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前往中國的遊客人數平均超過300人,而在周末達到上千人.jp.jpg
每天通過布拉戈維申斯克口岸前往中國的遊客人數平均超過300人,而在周末達到上千人(圖片來源:俄羅斯新聞網)


在中俄邊境,又是另一幅場景——黑河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簡稱布市),僅隔一條黑龍江,是中俄國境線上的“雙子城”。兩市口岸實行每年360天,每天12小時,一天可多次的往返通關。

於是,俄羅斯大媽們(很明顯與上圖無關),經常趕早市來中國買菜,有的乾脆在黑河買房安家······雖然拿著俄羅斯護照,實際上卻是在中國“過日子”······

壹讀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4 03:25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