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二○一四年諾貝爾和平獎周五揭曉,由年僅十七歲的巴基斯坦維權少女馬拉拉和印度兒童權利運動家薩蒂亞爾蒂獲得,表彰他們冒着生命危險為爭取兒童和青少年權利而進行的鬥爭。馬拉拉成為歷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她因倡導女孩受教育的權利,曾遭塔利班武裝分子槍擊頭部。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指出,六十歲的薩蒂亞爾蒂(Kailash Satyarthi)和馬拉拉(Malala Yousafzay)所以獲獎,是因為他們分別為對抗兒童和少年所受壓逼以及爭取所有兒童受教育權而奮鬥。委員會並指馬拉拉在最危險的情況下做出這項努力,透過無比努力,成為女孩受教育權的主要發言人。她爭取女童教育權的名言是:鉛筆比槍枝更有力量。
委員會主席亞格蘭說,印度反童工活動家薩蒂亞爾蒂長期專注於維護兒童權益,反對使用童工,並且對涉及兒童權益的重要國際公約作出了貢獻。他說:「據估計,全球如今有一億六千八百萬名童工,而在二千年,童工人數較目前多出七千八百萬名,可見全世界已朝消除童工現象的目標邁進。」
十七歲的馬拉拉是歷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比澳洲出生的英國科學家布拉格(Lawrence Bragg)更年輕。布拉格在一九一五年與父親共同獲得物理學獎時,年方二十五歲。
馬拉拉獲獎的消息傳出後,代表她的公關公司Edelman一名女發言人說:「她今天如常上學。」馬拉拉其後在現時與家人居住的多元文化城市伯明翰舉行記者會,表示對自己成為首名巴基斯坦人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及成為最年輕得獎者,感到榮耀,她要把這個獎奉獻給所有沉默的兒童,指他們的心聲應獲得聆聽。她並邀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總理出席到挪獎出席頒獎禮。
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周五恭賀馬拉拉獲獎,並讚揚她是「巴基斯坦的驕傲」。馬拉拉在巴基斯坦的舊同學艾莎說:「那不單是馬拉拉獲獎,巴基斯坦所有女孩都獲獎,她是我們眼中的亮光和心中的聲音。」馬拉拉的家鄉在二○○七年至○九年被塔利班統治,他們强烈反對女子接受教育,破壞了數以百計學校。
○九年,十二歲的馬拉拉開始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寫網誌,以親身經歷批判塔利班武裝組織禁止女孩上學的政策以及恐怖活動。二○一二年,她乘校車返家時遭塔利班分子槍擊,頭部中彈。她遇襲後在英國接受治療,恢復良好。但因無法返回巴國,只好移居英國,並成立馬拉拉基金會,以支持英國當地推動巴國、尼日利亞、約旦、敍利亞和肯尼亞受教育權的團體。
聯合國將每年的十一月十日馬拉拉生日定為「馬拉拉日」,以表彰其不畏塔利班威脅、積極為巴基斯坦女童爭取受教育權利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諾貝爾和平獎獎金約一百一十萬美元(約八百五十萬港元),將由兩名得主瓜分,十二月十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頒發。今年一共有二百七十八個候選人或團體角逐和平獎,數量創新高。去年和平獎頒給禁止化學武器組織(OPCW),表彰它致力摧毀化學武器的廣泛努力。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