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1日,中國化工在企業英文網站宣佈,延長對先正達的要約日期至9月13日,這已是中國化工第二次延長要約日期。
中國化工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屬於交易敏感期,除了官網上的公開信息,沒有其他信息透露。而先正達對外發言人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目前屬於媒體靜默期。不過其對記者坦言,個人並不看好此次交易。
分析認為,監管障礙和43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籌集是該項併購的兩大“攔路虎”,而此前沸沸揚揚的轉基因爭議以及先正達本身低迷的業績也讓併購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障礙
目前,中國化工收購先正達的交易正面臨著全球監管機構的嚴格審查,其中包括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該委員會負責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對併購交易進行審查。這個隸屬於美國財政部的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來自於該國16個政府部門和機構的代表,可建議美國總統封鎖可能帶來國家安全風險的交易。
記者多方瞭解到,在6月15日,中國化工和先正達向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重新提交了這項430億美元交易的計 劃。此前,中國化工曾撤回有關收購先正達交易的文件。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最多有75天時間可完成對本次交易的國家安全評估。這也意味著,要到9月初才能完成評估審批。
而對於審核能否順利通過,記者採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表示了中立偏肯定的態度。安迅思能源總監李莉告訴記者,如果審核確實不會實質影響國家安全,通過可能性較高。而在中國政府層面來說,該併購如果不成功,此前志在必得的中國化工要一次性支付給先正達高達30億美元的反向分手費。
這也得到了商務部跨國研究中心主任何曼青的認同,她告訴記者,按照以往慣例都會有類似的審核,中國化工肯定會盡力通過該項併購,通過或附加條件通過的可能性很高。
爭議
在中國化工積極尋求通過監管審批的同時,近期國內已有一些團體和人士向中國化工和相關部委遞交了《質詢書》。《質詢書》認為,先正達的農藥及轉基因種子,會對中國的糧食作物造成“廣泛而無法控製的污染”,對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和食品安全及中國農民的生計造成“嚴重危害”。作為全球轉基因巨頭,此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黃金大米”就是先正達的產品。
作為本次質詢書和活動的牽頭人和負責人之一的楊曉陸告訴本報記者,除向國資委相關部門反映外,他們還向商務部、中國石化聯合會等單位遞交了《質詢書》,他們的代表還分別在三、四、五三個月連續去中國化工集團本部抗議,不過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回覆。
而對於這些質疑聲音,何曼青表示,該項併購更多還是企業行為,企業併購會有自己的邏輯和綜合考量,外界的質疑會產生影響,但決定不了併購本身的進程。不過何曼青也坦言,如果質疑本身形成公眾輿論壓力,則會對併購形成實質影響。
此外,該項併購本身還有一點頗受外界質疑:提出併購案時中國化工的報價高達430億美元,遠超先正達當時320億美元的市值,而且當時先正達業績連續下滑多年。
先正達在2015全年營收下降11%,淨利潤也下降17%。而從2011年到2013年,該公司的利潤增長率持續下滑,2014年更是爆出全球裁員1000人,公開削減開支的利空消息。公司股東對此種情形已經十分不滿,而就在這時,競爭對手巴斯夫和孟山都又先後提出要收購先正達;在先正達對上述要約拒絕後,竟引發管理層動盪,最終以總裁Mike Mack辭職收場。而轉基因產品的風波在各國也時有爆出,這也讓先正達不勝其擾。
疑慮
不過,這項併購巨額資金的籌集依然是中國化工急需解決的關鍵一環。
中國化工此前表示,該集團已經從中信公司旗下機構獲得了一筆50億美元的投資,以便為其收購先正達的交易提供 融資。5月底卻曝出中國化工大規模收購融資在聯合貸款中遭遇困境的消息,此前中國中信銀行牽頭的127億美元貸款面臨難分銷的風險,表明全球銀行並不願意為中國企業的海外雄心提供支持。
對於記者的該項詢問,中國化工方面沒有直接回應。不過記者注意到,中信銀行已延長了這筆有追索權貸款的承諾期限,目前截止期限未定。
另據7月13日消息稱,中國化工正計劃發行100億美元旗下子公司的優先股,為其430億美元的巨額收購籌措資金。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化工集團計劃另外籌集150億美元現金,令股權募資額達到250億美元,餘下的不足部分將通過貸款解決。
“不過,先正達不同於任何細分巨頭,是真正的巨無霸,且中國化工在轉基因種子等方面並沒有經驗,中國化工能否高效、快速整合先正達的種子業務也存在諸多困難。”生意社總編輯劉心田表示,“如果所有報價不變的情況下,仍希望在今年年末能達成交易。”中國化工在其官網上坦言,這次交易蘊含了一系列的風險及不確定性。
新浪香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