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morris_2007 於 2011-10-30 01:05 編輯
以ホ401 57 毫米航炮两米的全长,150 公斤的全重,还有近 1 吨的反冲力,单发战斗机是不可能用了,日本陆航在试验后认为其弹道飘忽不定,拿来作为对空火炮意义不大,但是用作对地航炮倒还算合适,因此陆航决定在轻型攻击机(双袭)设计的 Ki-102 乙双发战斗机上采用这种超级航炮,仍装载于机首炮舱中。 部分 Ki-102 乙双发战斗机在机首炮舱上装备ホ401 57 毫米航炮 Ki-102 乙作为日本陆航最后的双发战斗机中产量最大的一款竟然完成了 215架,但陆航将其全部作为本土作战的秘密武器,硬是没有撒出去,结果到战败时这批战机一炮都没捞上打,很窝囊的让美国人拿去玩了,因此ホ401 57 毫米航炮没有任何的实战记录。 单从其设计的 16 发弹仓,还有单发威力约等于 15 发 20 毫米航炮炮弹猜测,57 毫米炮在对地袭击中是很可能风光一把的。另外,据说诡异的推进布局震电也有打在 57 毫米炮的设计,只见于设计图,猫认为以震电的小身板,硬扛57 毫米的巨炮很可能真的把自己震碎了。 除了是 40 毫米的ホ301 航炮和 57 毫米的ホ401航炮这两款已经量产的巨型对空航炮外,日本陆军还有一批未完成的巨炮怪物。比如ホ501 75mm 毫米航炮。德国人在二战中曾有 88 毫米无后坐力炮上机计划,此外也完成了 BK 7.5 航炮。日本陆军在取得了德国超级航炮的情报后,也在昭和 18 年即 1943 年秘密要求三菱以机动性和高空性能出众的四式重爆飞龙 Ki-67 为基础研制特殊的防空战斗机。 德国人也是超级航炮的爱好者,图为 Me 410 和 BK5 50 毫米航炮
之所以称为“特战”是因为陆航这款战斗机其实是专门为ホ501 而研制的载机,除这一门ホ501 之外,全机只有机尾的一挺ホ103 12.7 毫米旋回机枪,根本没有其他的前射武器。ホ501 75 毫米航炮实际上就是已经过时的日本陆军八八式 75 毫米高射炮的空射型,取消了定时引信,改为触发引信,还修改了瞄准具。
日本陆军的八八式 75 毫米高射炮 ホ501 航炮的初速高达 720m/s,弹头重达 6.54kg,即便 B-29出现之后也能保证在其护航机鞭长莫及的远处一击必杀,但其后座力高达 4 吨,即便是四式重爆飞龙这种庞然大物也只能携带 15发炮弹(据说发射超过 10 发就有全机空中解体的危险)。装备ホ501 并提高了升限的的 Ki-67 被命名为 Ki-109,共生产了22 架,但由于其初号机和二号机在截击 B-29 的试验中被证明无法达到攻击高度,因此只能改行做了对地袭击机,准备用 75 毫米ホ501狙击美军登陆日本本土的两栖攻击舰队。 装备ホ501的 Ki-109 特战,机鼻右侧的那根长管就是ホ501 的炮管 75 毫米ホ501 等航炮客串对地攻击都是无可奈何的改行,日本陆军也试图研制专用的对地航炮,昭和 18 年即 1943 年 9月,利川航空工厂根据缴获的美制 M1 反坦克炮,试制了ホ402 式 57 毫米航炮,关于试制原型,还有一种说法是日军根据一式 47毫米反坦克炮放大设计的所谓“试制 57 毫米反坦克炮”,但是猫看到的资料认为这种试制 57 毫米炮本身就是对 M1 或者是英制 6 磅反坦克炮反向设计而来的仿制品。 英制 6 磅反坦克炮,口径为 57 毫米 英制 6 磅炮采用了 57*441R 弹 日军的 57 毫米试制反坦克炮弹采用的是 57*477R 弹,应该是 6 磅炮 57*441R 弹的仿制型号,大装药加上 2.5米长的身管,ホ402 的初速达到 700m/s,射速则与ホ401 持平仍为 80 发/分,反作用力相应增加到 1.5 吨左右。1944年 4 月立川厂拿出了样炮,12 月陆航审查完成,次年 1 月名古屋热田陆军工厂开始生产这种航炮,计划装备 Ki-93 和 Ki-102乙。 Ki-93 在机腹炮舱中装备了一门ホ402 式 57 毫米航炮 部分 Ki-102 乙在机头上装备了一门ホ402 式 57 毫米航炮 除了以上四种进入量产的大口径航炮外,日本陆军还有ホ3057/ホ3075/ホ3157/ホ3175等一批未能完成的末日大口径航炮,美军在战后从中央工业等厂缴获了一批实验型号,但由于缺乏资料,小猫在此就无法一一介绍了。
最强的也是最后的 在陆军拼命将大口径航炮搬上战机的同时,海军却在冷眼旁观。海军对 37毫米以上的航炮不是太感冒,认为这种武器只能用于双发大型战斗机,不适合以单发战斗机为主的海航战斗机部队。
ホ203 37 毫米航炮,海军零战的小身板可扛不动这样的巨炮 在海军航空本部和舰政本部看来,20 毫米太小,37 毫米太大,唯有 30 毫米是最适合的“对重爆铳”口径。有趣的是,ホ203 和ホ301 的研制经历让日本陆航中很多人得出了与海军相同的结论,即 30毫米航炮,无论在体积、重量、射速、载弹还有弹药威力等方面,都是最合适的单发战斗机“本格射击兵装”,这也算是陆海军在航炮研制上殊途同归吧。 昭和 17 年即 1942 年 4 月,日本海军舰政本部向九九式 20 毫米航炮的生产厂商富冈兵器制作所(38年便已经改名为为“大日本兵器株式会社”)发出了新式 30 毫米航炮的研发指令,核心要求就一个字:“快”。 海军希望富冈直接以九九式航炮的结构放大设计,短期实现实用化,也最大限度方便前线换装新式航炮。富冈制作所立刻着手开始研制,仅用十个月就完成了30 毫米放大航炮的设计,并拿出了试制样品,12 月 8 日,海军组织了地面验收射击实验,结果单发和连发均取得了成功。第二年 5月,海军将试制 30 毫米航炮装上零式舰战进行了空射实验。 富冈.大日本兵器的试制 30 毫米航炮最终演变为二式 30 毫米航炮 关于试制二式 30 毫米航炮的资料有很多自相矛盾的版本,猫手头的另一篇资料认为富冈从 42 年 2月便开始研制航炮,空中射击则在昭和 18 年 7 月,我估计指的是实战射击,当时日本海军改装了五架零战,将两翼中的九九式航炮改为 30毫米航炮,全部送往南方战线,但是转场途中遭到美军轰炸损失了三架。 但是剩下的改装零战表现却不错,号称是敌机只要被 30毫米航炮击中一发便会“飞散”,威力相当惊人。但是海军对本炮并不是特别满意,硬是拖到昭和 19 年 5 月才为试制 30毫米航炮授予制式型号“二式 30 毫米固定机枪”。 富冈制作所其实是被日本海军晃点了,或者说海军玩了狡兔三窟的把戏,昭和 17年3 月(也有说是五月的),日本海军向日本制钢所下属的日本特殊钢株式会社下达了“十七试 30 毫米机枪”的命令。有人估计会问了,这日本特殊钢不是给日本陆航打工的么? 论起关系,海军与日本制钢所的交情要远早于陆军。而且,日本制钢所对厄利孔 FF航炮的研究和仿制也早于富冈制作所,猫在前面就写过,日本海军跑到瑞士去卖炮的时候日本制钢所已经完成了厄利孔 FF航炮的仿制工作。这一次海军订制“十七试 30 毫米机枪”就直接找了当年主持日本制钢所厄利孔机炮仿制工作的河村正弥博士作为负责人。 日本陆军的厄利孔 FF 航炮用于九二式超重爆,陆军制式编号为九四式 20毫米旋回机炮,河村博士是日本陆军仿制厄利孔机炮项目的负责人 而且,海军考虑到自己对航炮的特殊需求,明确规定“十七试 30毫米机枪”的炮管还有炮弹要由海军空技厂和海军第二火药厂来设计和生产,也就是说日本制钢所主要负责供弹、复进机构等部分。昭和 18 年 4月,三家共同拿出了第一批试做炮。 为了能够保证质量,日本海军对“十七试 30毫米机枪”组织了空前严格的验收(据说是因为日本制钢所航炮历来有质量较差的恶评,海军不想和陆军一起当冤大头),先后进行了地面试射、空中射击、弹药和炮管的耐寒、耐热、耐腐蚀实验。耐热和耐腐蚀还好说,这个耐寒是啥意思?原来海军考虑到新式30毫米航炮必然会成为局地战斗机(截击机)的主力武器,而几千一万米高空中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几十度,担心弹药和炮管还有复进机构等部分因此而失灵。
海军这一套满清十大酷刑式的测试几乎是事无巨细,唯一问题就是太耗时间,硬是从昭和 18 年即 1943 年一直验收到昭和 20 年 3月,才算通过。海军在昭和 20 年 5 月(也有说 3 月和 4 月 13 日)同意“十七试 30 毫米机枪”制式化,并授予了五式 30 毫米机枪的制式型号。 作为翼炮的五式 30 毫米航炮 昭和 20 年,就是 1945 年,3月通过验收,8月小鬼子就玩完了,海军简直就是自断筋脉,生生用严酷测试拖得五式航炮没了上场的机会。不过五式航炮的产量却远高于二式 30毫米航炮,后者的总产量只有约 50 门,五式航炮却生产了近 2,000 门。 以五式航炮作为翼炮的局地战雷电三三型
原来从 1943 年 7 月“十七试 30毫米机枪”完成地面射击实验之后,海军丰川工厂便根据日本制钢所提供的试做型航炮图纸开始了生产。但是由于在试验中不断出现问题,河村博士的设计小组不断的修改设计图,海军工厂也只能是跟着修改,结果产量始终上不去。而且到1945 年 3月五式航炮通过验收时,日本国内的工业能力已经被美国人炸得所剩无几,拿出来的工业原料质量均奇差不比,逼得海军工厂干脆关了生产线。
由于设计修改,生产组织混乱,生产出来的五式 30毫米航炮大多具有各种质量问题,尤其是初期生产型装弹机构可靠性很低,驻退复进机构和装弹机构配合不良,导致卡壳问题十分严重,射速也极不稳定,等到这些问题一一得到解决的时候,却又丧失了量产必须的工业和物资基础。 从纸面性能来看,五年式 30 毫米机炮对二年式 30 毫米机炮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二年式采用了 42 发弹鼓供弹,380发/分的射速稍高于五年式的 350 发/分,但五年式最初的设计射速高达 500~530 发/分,后来是为了解决装弹机构问题改用了 G型大号弹药,射速因此下降,另外其弹链供弹方式在载弹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弹药威力方面,五年式 30 毫米航炮采用的 30*122 炮弹的弹头质量比二年式采用的 30*92RB 弹重约90g,而且五式弹初速也比二式的 710m/s 初速快约 40m/s。另外,由于二式 30 毫米航炮过多的考虑了同九九式 20毫米航炮的换装问题,虽然能够对机翼炮舱几乎不做过多改造的情况下直接替换九九式航炮,其 42 发弹鼓的尺寸与九九式的 100发弹鼓几乎完全相同,但是采用的轻型 30*92R 弹弹形较差,有效射程不超过 500米,严重影响实战使用,而五式航炮的有效射程近一公里,明显更为使用一些。 十八试局地战震电,也有在机首炮舱中装备多门五式 30 毫米航炮的设计 不管五式航炮的纸面性能如何优秀,由于其量产混乱,可靠性低,空有 2,000门的产量,却只有仅有的一两次攻击记录,除了作为月光的斜铳外,搭载震电、烈风改等新锐战机的计划全都沦为南柯一梦。而日本陆军最后的 30毫米航炮野望也同样归于一枕黄粱。
据说在德日最后的潜艇交通中德国曾将 MK103 和 MK108 30 毫米航炮的资料,此前日本也取得了 MK101航炮的设计,但是日本陆军发现德国设计对工业水平要求过高,日本国内的金属加工水平无法满足。而且德日潜艇交通线已经被掐断,想搞德国原装完全不可能,还是自主研发比较靠谱。 MK101 30 毫米航炮 MK108 30 毫米航炮 问题是日本陆军环顾日本全国,就没看到啥靠谱的厂商,南部麒次郎的中央工业已经坑过日本陆军几回了,日本制钢所也在陆军心中留下了几处伤疤,两害相权取其轻,失败者也许比坑爹者强一些,所以陆航这次找上了名古屋陆军兵工厂。名古屋厂一直是日本陆航航炮的重要生产厂商,但是其以意大利贝莱他机枪的仿制型ホ102 参与 12.7 毫米机枪项目的竞争却被中央工业击败。 陆航这次决定综合中央工业和名古屋厂的设计团队,以中央工业失败的ホ51 25毫米航炮为蓝本,由名古屋厂参照勃朗宁航炮的设计,研发新式的 30 毫米航炮。日本陆军对 25 毫米ホ51 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弹药方面,25毫米是日本海军的主要小口径高炮口径,但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面对皮实的美机,已经暴露出威力不足的问题。
日本海军一直有 25 毫米航炮的计划,1943 年 8 月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始以海军九六式 25 毫米高炮为蓝本研发十七试 25毫米固定机枪,但考虑到弹药问题最终在 43 年年代停止研制,陆军当然不想捡起一个海军玩剩下的口径接着搞。
ホ155 共有两个型号 昭和 18 年陆军确定了新 30 毫米航炮的技术指标,同时确定ホ155 应该有两种版本,即大型机采用的高射速重型和单发战斗机采用的低射速轻型,一般将双发战斗机采用的重型ホ155航炮称为ホ155-I,单发机则装备ホ155-II,也有说法 是I 型是名古屋厂的设计,而 II 型是中央工业的设计。昭和 18 年即 1943 年 5 月,ホ155-I 型试做炮完成,三个月后 II 型试做炮问世。 美国博物馆中的ホ155-I ホ155 继承了ホ51的勃朗宁可散弹链设计,按说是一种比较成熟的供弹方式,但战争后期日本工业生产水平大幅度降低,产品质量很差,结果轻量化的ホ155-II型在射击实验中爆出了各种奇奇怪怪的问题,诸如无法上弹,弹壳无法排出甚至是机匣破裂,陆航在验收报告中对其质量颇有微词。 但考虑到战局已经坏到极限,日本国土防空战已经打得陆航几乎油尽灯枯,陆军强行将ホ155投入量产,由于此时日本工业已经接近崩溃,最终ホ155 两型一共生产了约 1,200 门,I 型炮在 Ki-83,II 型炮在 Ki-84丙上分别进行了实验。
装备ホ155 的 Ki-84 丙 作为日本陆海军最后的航炮,陆军的ホ155 和海军的五式 30 毫米航炮在性能上各有千秋,陆军的ホ155重量较轻,射速较快,但是弹头质量较低,威力有限,如果计算一分钟内两种火炮发射的弹丸质量,得出的数据十分接近。不过考虑到战争末期日本工业崩溃,再加上日本航空末日战机均未能投入实战,说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的发展史是悲歌一曲,落寞收场,大约不算过分。 二战期间日本陆航单发战斗机的航炮情况 日本军用航空枪炮与其国产战斗机同时诞生,一个落后的亚洲国家从仿制欧美型号开始,在本国工业水平始终赶不上欧美先进水准的条件下,从 29年开始用了十几年便可以自行研发性能不输于欧美型号的航空枪炮,日本人的成就还是值得钦佩的,如果不是错误的投入侵略和对外扩张,假以时日也许日本能够拿出令美德刮目相看的先进航炮。可惜,日本人选错了国家发展的道路,“穷兵黩武,动费万计,士卒雕瘁,寇不为衰,见我已大病矣”,纵使有神兵利器,妄动刀兵也难得善终,这种教训是中国在崛起之路上应当借鉴和警惕的。 猫自制的旧日本陆海军航空枪炮发展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