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蒜頭起鑊第二 炒通菜亦危
受食客歡迎的乾炒翠玉瓜釋出的可致癌物含量,原來與炸薯條差不多。食物安全中心調查發現,以攝氏120度高溫炒菜,會釋出可能令人致癌的化學物丙烯酰胺,其中以炒翠玉瓜最高危,中菜常用熱油「起鑊」的蒜頭,及夏日常吃的炒通菜,都屬於含有丙烯酰胺的十大炒菜樣本,而港人所攝取的丙烯酰胺,有44.9%皆來自炒菜,情况值得關注。食安中心建議市民避免用高溫炒菜,有專家則表示,串燒、燒烤等烹調溫度更可高達200度,籲市民勿忽視風險。
食安中心建議市民用水煮方法煮菜,或在炒菜前先用水焯1分鐘,以縮短炒菜時間,另有專家建議以低溫烹調,減低釋放致癌物風險(見另稿)。
120℃炒菜 釋丙烯酰胺
食物安全中心昨發表第6份《首個總膳食研究報告》,中心自2010年至2011年間,收集133種食物樣本,包括蔬菜、肉類、豆及麥製品等,發現其中47%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當中零食組別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平均每公斤含680微克,其次的蔬菜及其製品平均有53微克。
中心又將22種蔬菜樣本送至實驗室,分別用1200瓦特及1600瓦特電力的電磁爐不加食油乾炒,分別炒3分鐘及6分鐘,結果發現炒菜時間愈長、溫度愈高,釋出的丙烯酰胺愈多。
炒翠玉瓜含量如炸薯條
當中以炒翠玉瓜最高危,平均每公斤含有360微克丙烯酰胺,僅低於薯片(680微克)及炸薯條(390微克);炒蒜頭、洋葱及蕹菜等亦含有101至200微克不等。但炒唐生菜、菠菜及莧菜等平均每公斤丙烯酰胺含量低於10微克。食安中心亦發現,加入食油炒菜的樣本檢測結果與乾炒結果無異。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何玉賢解釋,含有天門冬酰胺及還原糖的食物,經過120度以上高溫炒菜過程,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丙烯酰胺,不同蔬菜的天門冬酰胺含量高低,亦會影響丙烯酰胺檢測結果。
另外,食安中心統計發現,港人每日膳食的丙烯酰胺平均攝入量為每公斤體重0.21至0.54微克,低於內地及西方地區,但藉此推算港人暴露限值介乎334至1459,處於值得關注的水平。
學者:一般人炒菜溫度較低
城大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林漢華表示,天門冬酰胺是天然的胺基酸,用於產生蛋白質,一般食物如豆、菜都有相當高含量,因此經高溫烹調會產生丙烯酰胺。他指食安中心以國際實驗標準來炒菜,成品會「炒到燶晒,唔食得」,相信一般人的烹調時間較快及溫度較低,不會攝取如此高的丙烯酰胺含量。
串燒燒烤更高溫更危
不過,林指一般炒菜已會達120度,仍有一定風險,而使用煎炸、焗等烹調溫度則更高,至於受港人歡迎的串燒、燒烤更屬「火燒」,溫度可達160度至200度,因此「燒翠玉瓜」含丙烯酰胺的風險更高。
明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