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57|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港澳時評] 內地人被稱“蝗蟲” 港媒批數典忘祖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0-22 04:2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0月9日,本報(人民日報)發表《香港發展需要“新香港人”》的文章,在香港引起討論;10月8日,一名雲南高考狀元、港大畢業生因車禍不幸在港離世,香港少數人為此借題發揮,甚至將一眾赴港求學的內地生誣蔑為“蝗蟲”,將他們的父母誣蔑為“黃族”;10月14日,香港《文匯報》就此發表了資深評論員馬建波的評論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10月8日下午,港大畢業學生,當年的雲南文科高考狀元,一個聰明、漂亮、勤力、乖巧的女孩——劉涵,因車禍傷重不治,永遠離開了我們,離開了她所熱愛的香港,離開了愛她疼她、辛勤養育她成長的父母和關愛她的校友、親朋。蒼天為之動容,大地為之悲秋。

無奈天妒英才,風華早逝,令人傷感扼腕。同眾多赴港求學子女的父母一樣,筆者深感難過和痛心,也深知劉涵父母培養教育孩子的艱辛和不易。為培養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鍛造一個萬裏挑一的狀元,他們付出了很多很多。可如今白頭人送黑頭人,情何以堪!許多香港同胞對她父母表達了真誠的慰問,為她表示深切的哀悼,願她回歸天堂一路走好,也希望她的父母和親友節哀保重!


“蝗蟲論”破壞兩地和諧發展

這是一個令人傷感的日子。劉涵的英年早逝已令其父母和親友傷心欲絕,更令許多遠離內地家鄉赴港求學的莘莘學子傷懷感觸,連日來許多香港同胞也對其不幸及其家人表達關切、慰問和難過之情。這是人類文明應有的悲憫之心和善良情懷。然而,令人痛心和憤怒的是,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卻在幸災樂禍,借題發揮。在有關網頁上竟然有2900多人對劉涵的不幸“頂贊”,甚至將她和一眾赴港求學的內地生誣蔑為“蝗蟲”,將他們的父母誣蔑為“黃族”,公然叫囂是“蝗蟲”和“黃族”搶奪了他們的就業職位和香港的資源。真是令人齒冷啊!這還是人話嗎?這已同香港的文明禮儀和包容多元文化格格不入。說這些風涼話的人,已喪失起碼的人格自尊和道德底線,已失去為人之本的善心悲憫。如此冷血漠然,在他們身上怎能看到香港的希望?

“蝗蟲論”者的醜陋表演早有痕跡,他們制造兩地文化意識沖突,阻撓經濟發展。他們數典忘祖,常以“香港人”自居,刻意制造“香港人與中國人”的主體意識割裂和文字遊戲,頻頻挑動內地和香港的矛盾,成為香港和諧發展的一股巨大阻力。


內地生一樣建設香港貢獻香港

內地生赴港求學,也是近10年來香港政府積極推行的引進優秀人才計劃,是確保香港長期持續繁榮穩定的固本培元之策,實踐證明,成效十分顯著,對促進兩地經濟文化的融合發展有積極作用。

能到香港升學的內地生,大都是各校各學科的狀元、尖子和成績優異的學生,他們憑借自己的艱苦努力和耕耘,以優異成績考來香港。雖遠離家鄉、父母親人,但能克服孤獨、困難,努力融入香港社會,為的就是同港人一道共創香港的美好未來。他們有的憑優異成績獲得全額獎學金完成學業;有的卻要付出比香港本地學子高達兩倍的學費(本港生和內地生學費是不同的)。他們中很多人畢業後同劉涵一樣留在了香港,努力建設香港和貢獻香港。他們成為了香港的納稅人(很多人並沒有拿到香港永久居民的身份)。正因為有他們和香港市民的積極貢獻,確保香港政府有充足的財政盈余儲備,使政府能從容不迫地解決基層民生問題,改善醫療、社福條件,延續惠民政策。


“新香港人”已成香港的中流砥柱

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自開埠150多年來,一代代內地移民來到香港,紮根香港、建設香港。現在很多港人的父輩、祖輩有多少不是來自內地?同祖同根,同文同源,本來都是炎黃子孫,又何來“蝗蟲與黃族”之謬論。

今天香港有720萬人,其中來自內地的新移民就超過40%,他們是“新香港人”,他們奮鬥在香港的各行各業,已成為香港建設的中流砥柱。因此,“新香港人”是建設發展香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是確保香港長期穩定繁榮的堅實力量,是香港未來的希望。

人民日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2 21:28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