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0|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軍事檔案] 中國的于敏氫彈構型比美T-U構型更巧妙 體積更小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7 22:38: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隨著新年的到來, 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評選終於落下大幕。我國“兩彈一星”元勛之一,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已經89歲高齡的于敏先生獲得2014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1月8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親自為於敏頒獎。當于敏院士乘坐輪椅出現在會場時,周圍掌聲雷動,一齊向這位曾為中國科技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老人致敬。

于敏早年曾就讀於天津耀華中學,有趣的是在他入校時,梁思禮和朱起鶴也在這所中學讀書,三人當時誰也不會想到此後會當選科學院院士和共事的機緣。于敏在1944年考入北京大學,畢業後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他是錢三強先生和彭桓武先生的高足,因在原子物理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在1980年當選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委員。

于敏在學術上成就斐然,但人們真正意識到他對國家的貢獻,是在1999年他被授予“兩彈一星”元勛獎章之際,此時人們才知道他是中國氫彈的設計者,被稱作“中國氫彈之父”。有核武器專家指出,氫彈構型只有兩種,一種是美國的T-U構型,另一種就是中國的于敏構型。而于敏構型比美國T-U構型設計更加巧妙,中國第一顆氫彈體積比美國的要小,這一切都顯示了于敏先生獨到的靈感和深厚的學術功底。

這種深厚的學術功底,在于先生的同事中留下深刻印象。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回憶: “1966年在上海做氫彈理論實驗,計算機不斷吐出紙帶,上面記錄著氫彈每個時間、空間點的變化。于敏一眼就發現從某個點開始,紙帶上的數據出了問題。”

聽來好像僅僅是一段花絮,但接觸過早期計算機的學者馬上會明白其背後的含義。

在各大學的計算機課程中,編程永遠是極其考驗數理邏輯和思維能力的一門。這是因為計算機編程使用的語言用於人類與機器溝通,對人來說很難理解。比如”hWnd,WM_KEYDOWN,0x4b ,0x250001”這樣的句子沒專門學習過匯編語言的肯定認為是天書。

能讀懂天書已經是高人,但是,所謂”天書”畢竟還是由人類世界日常可見的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數字構成。而于敏先生所”診斷”的紙帶,比它更加原始。這種穿孔紙帶是早期計算機和人進行信息交流的工具,機器讀取這種紙帶,接受人發出的命令,又通過打出新的紙帶,向人報告程序運行結果。這種紙帶上有一系列有規律的孔,每行可穿九個孔,其中一個小孔用來控制。其余八個孔稱為“信息孔”,有孔表示二進制的“1”,無孔表示二進制的“o”。這一行八個孔可以用來表示一個數字、字母或符號。可以想象把這些孔洞翻譯成人所能理解的語言何等煩難,通常需要專業人員先把它讀出來,還原成計算機語言寫成的程序,再由專家判斷其內容含義。但于敏先生居然一看便知其含義,其水平之高簡直可稱為”神眼”。

不過,這“神眼”據說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受老師的影響,于先生的很多弟子進入了軍工系統工作。軍工系統的廠子在相當長時間裏集中在偏遠地區,而且待遇不是很高。先生性格內向,但其實很關心這些弟子的生活。一次,幾名弟子到京,攜家眷去看望老師,于先生表現得十分高興。過後,一個弟子給師母孫玉芹打電話,詢問老師為什麽特別高興,師母回答:因為看到這名弟子的妻子十分漂亮。于先生心細,曾一直擔心這些去軍工企業的弟子們難以解決個人問題,看到這一對兒郎才女貌,心中一塊石頭落地,高興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名弟子後來感嘆,老師的擔心一點兒也不多余。原來,他在西北一家大型軍工企業工作,之前的確難以解決個人問題,廠領導很認真地幫這位工程師琢磨,說你講講需要什麽樣的對象呢?他開玩笑地提出一要學歷相當,二要漂亮。廠領導當了真,十分為難--廠裏男多女少,這荒山野嶺,如何給他找又漂亮又有學問的女孩呢?為了留住人才,廠長一咬牙,把自己的閨女嫁給了他。這女孩子果然又漂亮又有學問,只是脾氣不太好。但于先生的這位弟子很滿意,說其實無須講條件,自己根本不會離開這份事業,所以,娶到美女屬於事業的“添頭”,還有什麽好計較的呢?

這些,于敏先生肯定是不知道的,但他對自己學生的那份關心,誰都能體會得到。這份不計較的心態,恐怕也是先生的言傳身教了。

標簽
于敏
氫彈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3 13:0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