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國海軍宣布「康涅狄格」號核潛艇是在南海發生「撞山」事故後,有關該潛艇的受損信息也逐漸浮出水面。美國媒體分析後認為,這艘核潛艇的損壞程度可能嚴重到不得不提前退役,而且美國海軍現在面臨著兩難的選擇,無論是將其修復還是讓其退役,都將付出巨大代價。
美國《福布斯》雜誌網站11月3日報道稱,盡管美國海軍對在南海「撞山」的「康涅狄格」號核潛艇的受損情況守口如瓶,但有關該潛艇的損壞信息開始外泄。雖然目前這艘潛艇的損壞細節尚不清楚,但這次碰撞事件讓美國海軍失去了一樣關鍵的水下作戰工具,「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將至少在未來數年內無法服役,而且人們也逐漸意識到,這次事件造成的損壞可能嚴重到迫使這艘潛艇提前退役。
報道稱,無論結果如何,「康涅狄格」號核潛艇的命運對於美國海事工業基礎的方方面面都有著巨大的影響,考慮到一段時間以來的信息封鎖和這艘潛艇還在關島「趴窩」的事實,有跡象顯示「康涅狄格」號受損嚴重。
報道認為,隨著調查逐步完成,美國海軍繼續保持沉默「弊大於利」,對「康涅狄格」號潛艇損壞程度多保密一天,就少一天討論可行之道的時間。拋開地緣政治不談,美國需要清楚「康涅狄格」號的事故會對美國的海事工業造成怎樣的壓力。如果這次事故是美軍自身造成的,是由於美國海軍內部長期存在但未得到解決的問題造成的,那麽必須做出真正的改變。
報道稱,這場危機現在也成為了新上任的美國海軍部長卡洛斯·德爾·托羅面臨的決定性挑戰,希望他能夠以足夠嚴厲的態度面對當前的任務。
報道提到,美國海軍學會新聞(USNI News)此前報道稱,兩名美國國防部官員透露,此次碰撞事故「損壞了潛艇的前部壓載艙」。美國海軍上一次公開通報的潛艇壓載艙損壞事故是在2005年,當時美國海軍的「舊金山」號核潛艇與海底山脈發生了災難性的碰撞。雖然在最新的這起事故中「康涅狄格」號的受損情況不明,但這艘潛艇應該不會很快就從事故中「恢復」。修理潛艇需要花很多的時間,「舊金山」號就是在關島停留了7個月,然後進行了為期4年的維修才重新服役。
而為了修復「舊金山」號核潛艇,美國海軍採用了「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從因為預算削減而提前退役的「檀香山」號核潛艇上拆下艇首部件,安裝到「舊金山」號上。這項作業相當複雜,但還是比從頭修復要容易一些。但如果美國海軍想要修復「康涅狄格」號核潛艇,就可能需要從頭開始,因為美國海軍幾乎沒有閑置的海狼級核潛艇零部件,也沒有老舊的艦艇可供拆卸。修復該潛艇並讓其恢復戰鬥力的過程可能要比美國海軍或是美國納稅人所預期的更費時、更昂貴。
報道認為,美國海軍的「本能」幾乎總是傾向於挽救受損的艦艇,無論這在財政上或是部署上是否有意義。當初美國海軍在「舊金山」號潛艇的事故中就面臨著兩難的選擇,要麽將「舊金山」號修復,要麽將其退役,轉而花錢翻新跟它超不多「歲數」的「檀香山」號核潛艇。在得知「舊金山」號的修復成本為7900萬美元——不到「檀香山」號潛艇1.7億美元翻新費用的一半之後,美國海軍才決定對潛艇進行修復。
但是現在這兩種方案在「康涅狄格」號潛艇事故中都不可行——要麽讓潛艇退役,要麽嘗試修復它。但是對於美國海軍來說,失去「康涅狄格」號潛艇的政治代價將是巨大的,坦白的說,美國國會可能希望美國海軍的領導——從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到美國海軍將領——用他們的職業生涯來「買單」。由於幾乎沒有備用的艇身部件,也沒有同型號的潛艇可供拆卸,修復「康涅狄格」號潛艇可能會成為一項複雜、龐大的工程,美國海軍根本無法承受。
報道認為,盡早讓「康涅狄格」號退役,把它變成剩餘兩艘海狼級核潛艇的「零件倉庫」可能是唯一的明智選擇。現在時間成了美國海軍的敵人,潛艇的壽命是有限的,「舊金山」號核潛艇在修理廠裏待的時間並沒有轉化成額外的使用壽命,對於「康涅狄格」號號來說也是如此,及時修復了也可能會受到許多限制,在其剩餘的使用年限中只能執行少量的巡邏任務。一旦投入使用,額外的維護和安全檢查也將消耗掉這艘潛艇的「剩餘時間」。
美國海軍在10月7日的一份聲明中披露了這起碰撞事故,當時只是宣稱「康涅狄格」號核潛艇處於「安全穩定的狀態」。美國第七艦隊在11月1日對外發表「康涅狄格」號核潛艇事故調查聲明稱,該潛艇在南海水域相撞的物體是「未知的海底山」。中國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第七艦隊的官方聲明依舊是遮遮掩掩。「美國軍方在國際社會的強烈呼籲和要求下,事發一個月之後,才像擠牙膏似地發表這個語焉不詳的聲明來搪塞,不僅缺乏誠意,且不透明、不專業,確實令人失望。」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1月2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我們再次敦促美方詳細說明事故的有關情況,充分回應地區國家的關切疑慮,關鍵是要停止派軍艦軍機四處滋事挑釁、炫耀武力,停止損害別國主權安全的行徑,否則此類事故恐怕不會更少只會更多。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