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港人愛海鮮,但原來海鮮含有最多二噁英!食安中心研究發現,魚類、海產及其製品每克含二噁英的毒性當量,較蛋類及肉類、家禽還要高,當中以桂花魚名列前茅;按港人日常膳食最高攝取量計,更已達聯合國可容忍攝取量標準的八成半。食安中心強調,市民受二噁英不良影響機會不高。
食安中心去年六月至十一月從市面抽取七十一種海產、穀類、肉類等食物,檢測一百四十二個已處理的混合樣本所含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的同系物含量,六成六樣本均被驗出含有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同系物;當中以「魚類和海產及其製品」樣本平均每克含零點四四皮克毒性當量的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為最高,其次為「蛋及蛋類製品」及「肉類、家禽和野味及其製品」,分別每克含零點○九四及零點○九一毒性當量。
研究指,一百四十多個食物樣本被驗出含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最多的「魚類和海產及其製品」中,以桂花魚含量最高,每克含有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達一點○五六,其次為蠔及鯧魚(䱽魚),分別每克含零點九二六及零點八八五的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
以港人每月整體膳食攝入量計算,一般人體重每公斤平均每月只會攝取二十一點九二皮克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即使攝入量最高者,每公斤體重每月的攝入量都只有五十九點六五皮克,換言之,並無超逾聯合國暫定每人每月每公斤體重可攝入不逾七十皮克的標準。
食安中心顧問醫生(社會醫學)(風險評估及傳達)何玉賢指二噁英及二噁英樣多氯聯苯能長期存留於環境當中,並透過環境於食物鏈累積,由於屬脂溶性物質,故一般出現於肉類、奶製品、蛋及魚等含脂肪的食品。他解釋,短期內吸入二噁英並無急性影響,但大量攝入則會導致氯痤瘡的皮膚病,長遠而言亦會產生免疫系統毒性、發育及發育中的神經系統影響。
何玉賢強調是次研究中顯示港人每月按每公斤體重計整體膳食平均攝入的二噁英含量只達聯合國標準三成一,即使最高攝入量者都只攝取標準的八成五水平,市民毋須過度擔心。他指魚類仍含有不少營養,只須適量進食就可,亦須配合均衡飲食,多蔬果、食用低脂奶製品、進食肉類亦先去掉脂肪,已有效預防吸入過量二噁英。
http://news.sina.com.hk/news/2/1/1/2520054/1.html
政府仲想起在海邊焚化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