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港珠澳橋 禁拖網捕撈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工程如火如荼,中華白海豚不復見,並有在屯門捕魚約40年的漁民稱,受工程及政府實施禁止拖網捕魚影響,魚獲大減七至八成,令魚類批發價較前年年尾工程展開前,上升約五成,其中黑鯧魚升幅更超過六成。香港漁業聯會估計,若西部水域填海計劃落實,魚價將繼續上升,市民唯有「捱貴魚」。
污泥流出白海豚失蹤
世界自然基金會昨帶領傳媒到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工地大小磨刀,及擬建機場第三跑道位置,觀察西部水域工程進展,現時每日約有20艘工程躉船停泊於西部水域,進行填海及污泥傾卸等工程。現場可見,工地周圍雖設有防泥網,但仍有不少污泥從網的破洞流出,造成污染。以往該水域於5、6月會常見中華白海豚,昨日不見牠們的蹤迹。
屯門漁民代表李火興稱,近年魚獲下跌七至八成,令魚類批發價較2011年尾上升約五成,當中西部海域盛產的黑鯧魚升幅達六成,鮫魚及青蟹亦分別上升50%及16.3%(見表)。香港漁業聯盟總務姜紹輝估計,若西部水域工程持續,魚價將繼續上升。
漁民﹕半年虧損20萬
李火興12歲開始隨父在屯門一帶捕魚,過往每年可掙20至30萬元,去年政府禁止拖網捕魚後,他們要轉往珠江海域捕魚,加上工程影響,令他在過去6個月虧損達20萬元。他表示,如下半年虧損情况沒有改善,唯有放棄捕魚,上岸轉職看更。
世界自然基金會環境保護經理梁士倫博士表示,政府一直採取先發展後保育的政策,並不能補償工程所帶來的影響。早前發展局長陳茂波稱填海選址區內甚少白海豚出沒,梁博士指政府未計算工程躉船所佔的位置超出填海範圍,故實際影響區域比預計大,希望政府就西部水域作完整環境評估。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614/-3-2992776/1.html
油價,人民幣升值亦影響漁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