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5|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Uber遭遇刷單大軍蠶食:車主不出車月領3萬-5萬補貼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7-6 22:52:44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對於外來戶Uber(優步)而言,中國市場絕非其想象的那麽簡單,至少不是簡單到用錢就可以解決的——盡管其宣稱要在中國投資10億美元,再融資10億美元。

種種跡象顯示,這只龐大的“恐龍”正遭遇來自中國刷單“螞蝗軍團”的蠶食,一如它的很多前輩,如雅虎、谷歌那樣,橫跨大洋的身軀使其反應過於遲鈍,甚至是麻木,而這,往往最終被驗證是致命的。正如中國有句古話,千里之堤毀於蟻穴。

“今天,你打針了嗎?”

“打針”除了“將藥劑通過針註射進入人體”這一傳統意義外,如今也成為了專車司機之間的一個專用名詞,它的通俗說法也叫:刷單。

用過打車軟件的人都知道,在叫車頁面上,叫車人所處的位置顯示為一枚圖釘,可以隨意拖拽改變起點,“紮(打)針”因此得名。幫忙“紮針”的人,圈子裏人稱“護士”,也就是職業刷單人。

所謂的刷單,就是司機沒有實際完成乘客要求的路線,通過各種方法,以求獲得除車資以外利益的行為。無論是和乘客私下協定,偽造行駛路線,還是請親戚朋友下單,但實則接單後並未出車,只要是通過虛假訂單,騙取打車軟件公司補貼獎勵的都被稱為“刷單”。

目前,各家打車軟件的主要競爭手段之一就是補貼,既有補貼司機的,也有補貼乘客的,但是部分軟件的補貼金額已經超出了司機正常業務的收入,這就導致了刷單現象頻出。

這種現象並不是Uber獨有的,專車巨頭易到和滴滴,拼車巨頭中的嘀嗒拼車和51用車也存在這種刷單行為,但是Uber提供的補貼卻是最高的,通過Uber刷單也最有利可圖,因此Uber成為專車刷單領域最肥沃的土壤。

自2014年春天開始,中國的出租車司機、專車司機,乃至黑車司機就感覺天上總在掉餡餅,畢竟,滴滴、快的、Uber補貼出來的是真金白銀,而不是什麽購物券或者會員積分,還記得滴滴、快的的補貼大戰,司機受惠的同時,消費者也跟著受益,但誰能料到這原本“雙贏”的模式會演變成為專車司機對刷單的狂熱。

有媒體爆料稱,Uber在華每日訂單中有30%-40%是刷單,每天Uber在中國光被刷走的金額都超過千萬元。對此,有業內人士指出:“與電商刷單創造虛假繁榮一樣,Uber被大量刷單某種程度上使其在中國的經營數字更好看,有助於提高融資時的估值;但另一方面則是,Uber為此付出了高昂的真金白銀。”

搶占本地市場

最近,Uber 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在致投資者的信中表示,年底之前,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Uber最大的市場。對於中國14億人口的巨大市場,Uber是無論如何都不願意放棄的,但是坊間不少人對Uber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前景表示擔心,認為Uber在無法控制刷單現象的前提下,大量燒錢參與市場競爭以保障地位很困難。

易觀國際統計顯示,滴滴快的以78%的訂單份額統治中國打車市場,Uber的份額約為11%。雖然面臨強大的競爭對手,自身還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Uber高管依然保持信心。“對Uber來說,接下來的幾個月,亞洲將會成為比美國還要大的市場”,Uber駐香港主管吉爾曼日前指出,中國以及整個亞洲地區行業發展前景樂觀,Uber仍在中國內地市場積極探索。

德勤會計師事務所一位分析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Uber如今面臨的刷單事件,究其原因是Uber在實現本土化的道路上遇到了阻礙。“Uber將中國視為美國以外最重要的市場,因此投入的精力也很大。但若要適應國內市場,滿足用戶需求順應監管,Uber跳不出中國式市場競爭”。

邁博瑞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Mark Natkin表示:盡管使用Uber這樣的國際品牌意味著會收獲優良的品質和服務,但中國人還是傾向於使用本土品牌。Uber既要用豐厚的獎勵吸引司機,又要嚴格治理造假行為,為了追趕中國市場領軍者滴滴快的,Uber必須平衡這兩種做法。

中國市場是一塊巨大的蛋糕,但幾乎沒有一家來自西方國家的科技初創公司在這裏站穩腳跟。Uber這家創立僅僅5年的科技公司已經在58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10個城市拓展了業務,而在中國則面對滴滴快的的挑戰,後者不僅占據打車服務市場90%的份額,背後還有中國兩家最大的科技公司:阿里巴巴和騰訊的資金支持。Uber還得妥善應對本土法規,後者可能一夜之間就能將Uber掃地出門。

對此,Uber的首要策略還是先“撒錢”。手握60億美元風投資金的Uber最高能給司機提供相當於車費3倍的補貼獎勵,此舉只為了讓Uber打車業務在中國收獲和美國一樣的驚人發展速度,而事實上,Uber的金錢戰略也吸引了大量的司機加盟。

正是因為如此,導致了Uber刷單的繁榮。有業內人士提供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僅淘寶一個渠道,就買賣了20萬左右的Uber乘客賬戶。而淘寶訂單主要是以小散用戶為主,更多大量批發的用戶是通過電話、QQ等私下接洽完成。

更高補貼可搶奪專車行業的核心資源,即專車司機。競爭對手在補貼力度上,都不及Uber這麽“瘋狂”。另外,滴滴、快的等使用的是搶單模式,用Uber司機的方式刷單,不能保證熟人派單被自己搶到。

Uber出發點沒有錯,提升用戶體驗;Uber沒有想到的是,中國的司機這麽聰明,補貼成為大多數專車司機的生財之道,虛耗財力,卻不能帶來訂單。是保留原有重用戶體驗的模式,還是調整為與競爭對手相仿的司機選擇權更多的模式,需要Uber考慮中國本土市場情況再來定奪。

畢竟,在中國市場曾經有谷歌、eBay、亞馬遜等敗陣,Uber克服水土不服卸掉優越感,立足市場的挑戰仍然很多。

組團刷單生意

在Uber司機的各種群中,如何刷單是一個長期的熱門話題。目前有職業刷單群體的出現,在刷單群中,“護士”指的是專門刷單的乘客,“病人”則是接單的Uber司機,刷單的行為則稱為“打針”。

最簡單的一種是由同事和親朋好友幫忙刷單,所以這種刷單是偶發性行為。如果想長期問題刷單,需要找職業刷單者。一個中型刷單團體,手中的Uber乘客賬號都在3萬個以上。

職業刷單者幫刷,方法也不同。有的是刷單團隊會真的在車上坐車,一行四個人,各自有多個賬號,短途距離依次“上下”車,一天下來能迅速把訂單數刷上去。另一種就是刷單團隊有虛擬運行設備,可以不坐車也能刷,只需要告訴他們車牌號和位置,他們會釘到你,然後虛擬跑一段,形成訂單。

因為投入了高額補貼,很多Uber司機通過微信和QQ群尋找“同謀者”,幫助他們完成虛假的訂單,已獲取現金補貼。這些“同謀者”只需要坐在家中,關閉手機的定位後發出訂單需求即可。司機接受訂單並空駛,在這一“乘客”選擇付款之後,司機再將車費重新轉賬給“乘客”,而雙方將對獎金進行分成。

刷單軍團很團結,他們有自己的QQ群,每天會發布刷單相關信息,交流刷單經驗。在此類群中,每隔數分鐘就會有成員發布相應的“生意”,或是交流刷單經驗。值得註意的是,不僅僅只有“護士”與“病人”的“打針”生意,還有著針對“護士”的“賣號”生意,以及針對新手的“培訓”生意。

“滴滴、易到、嘀嗒這些平台都可以刷,分成比例是一人一半,不過我們建議最好還是用Uber或者人民優步來刷,這樣大家都可以多分點。”

“你最好還是用Uber來刷,別的專車軟件刷的話沒有多大分成,拼車的單也可以刷,就是錢少。”

“求紮針(刷單)”、“求護士(刷單人)”、“有大量手機號可賣”、“賣乘客白號、司機白號和老號”,以及“刷單教程,絕對無風險”等刷單信息是QQ群中永遠的主題,還有各種經驗傳授,刷單最佳方式的討論。

從群裏大家的對話中不難看出,通過與刷單者合作,車主在不出車的情況下每個月也可以從Uber領取3萬-5萬元的巨額補貼。除去分成外,車主每月可以獲得1.5萬-2.5萬的收入,而部分職業刷單人的收入則超過10萬。

專車司機們刷單基本都是認準了Uber,這一方面Uber相比滴滴快的來說補貼更高,有時候補貼並沒有里程限制,通過空跑可以完成補貼要求;另一方面,Uber的計費周期為一周,無論是高峰補貼、還是滿單補貼都是周結。“不像滴滴快的都是月結,完成任務比較困難”。

在淘寶上就可以看出,Uber刷單的確十分嚴重,用“Uber”和“優步(Uber中文名)”兩個關鍵詞做搜索,發現出現的幾乎都是賬號買賣和刷單的信息。涉及到Uber乘客和司機賬號買賣的淘寶鏈接,超過200個,排名靠前的總成交量都在1.4萬。

除了“團隊協作”以外,還有一種方法叫作“空車刷單”。就是指司機通過另一部手機,自己給自己下單,以騙取專車平台發放的獎勵和補貼。也就是說,中國的Uber司機人為制造了虛假的訂單,並註冊了多個Uber帳號,以獲得Uber的豐厚補貼。這些“司機”會讓他人假冒乘客,但實際上這些“乘客”哪也沒去,雙方甚至可以在靜止的汽車內,通過十幾部手機不停地下單和接單。

此外,還有一種能從打車軟件公司“賺到便宜”的做法,一些中國司機試圖欺騙Uber的新司機註冊系統,通過使用虛假的資料註冊Uber司機賬號,這樣就可以多次獲得新司機獎勵。

Uber愛恨交織

對於刷單行為,被刷的Uber恐怕也是愛恨交織。

一方面刷單在某種意義上繁榮數據,為融資添柴加火。另一方面運營平台被騙走真金白銀,降低了對用戶需求的認知。針對猖獗的刷單行為,Uber也在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反作弊規則。

在Uber看來,“當你的市場規模變得夠大了之後,你就需要盈利,這是必然的”。在中國,Uber需要面對的問題是如何把顧客價值轉換成利潤,並迅速學習如何在中國特殊的競爭環境和市場環境中生存,畢竟“在中國市場,如果你不是來自中國,你在這個市場必須保持謙虛”。

2015 年 6 月 Uber CEO Travis Kalanick 宣布將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並募資 10 億美元以應對中國租車市場的補貼大戰,Uber 中國的持續高補貼在短時間拉高了訂單量,由於存在大量的空單,Uber 中國的交易量遭到了投資者的質疑,募資計劃舉步維艱。

由於訂單量和公司的估值息息相關,Uber 對於中國市場存在的刷單問題仍舊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雖然訂單量虛高能夠獲得美國投資者的青睞,卻很難在中國資本市場有何戰略,Uber 中國的 10 億美元募資計劃受挫,新一輪募資計劃暫未達成任何投資意向。

Uber表示,Uber在中國市場的虛假訂單比例不到10%,“遠低於”競爭對手,而且與其他市場在服務起步階段的虛假訂單比例相當。Uber通過一封電子郵件表示,Uber期望在“短期內將虛假訂單比例降至低於0.5%的可接受水準”。

滴滴快的立馬反擊,稱滴滴快的擁有一支反欺詐團隊和“非常強大的反欺詐系統”,而且滴滴快的的司機獎勵遠低於其他公司,因此滴滴快的“幾乎沒有虛假訂單”。另一家乘車分享公司易到用車尚未對此置評。

而作為解決刷單問題的對策,Uber更新了自己的補貼規則,由上周的85單至少6000元的保底補貼,變成了基礎車費翻倍的補貼。派單規則也從派單給最近的人,變為小範圍隨機派單。

盡管這並不能完全杜絕刷單,但至少使得紮針難度變大,刷單人的訂單容易被派給非刷單司機,產生多次取消行為後,會被系統讀取封號。而補貼規則的變化,讓原先單純刷訂單數量的行為失去了意義,如果訂單金額低,即使單數達到,也無法獲得高補貼。

除此之外,Uber最新更新版本中還加強了封號的力度。小距離單過多、虛擬運行、搭乘同一司機兩次,同一個手機登錄不同賬號,都容易被封號。而且封號常以封手機串號的形式出現,一旦串號被封,無論手機登錄哪個賬號,賬號都會被封。

Uber新規則出來之後,刷單現象的確有所減少,一方面是獲得補貼的難度和力度都比不上從前,另一方面是封號的嚴厲程度遠超從前。但是刷單的世界,總是不斷有人因為利益加入進來,而老手和職業刷單人也總能找到新的漏洞和方法。

我們都知道,作為互聯網“新貴”企業,Uber和同行對傳統出租車行業的顛覆和迅速擠壓,一方面讓它們博得喝彩,另一方面也讓它們成為出租車司機的“公敵”,Uber模式在全球各地都遇到了監管和商業爭議。

實際上,不僅是Uber,中國專車市場上的其他成員都在為了生存而學習改變身段:滴滴快的在“滴滴企業版”的基礎上推出“滴滴政府版”;7月1日易到宣布開發政務用車平台,向中國國內三線以上城市各級黨政機關推廣。

法律監管漏洞

刷單現象的背後,是用戶註冊過程中的種種漏洞,Uber方面難道沒有監管?而司機利用Uber專車管理的漏洞,一個人用兩個手機冒充乘客制造假單,或從網上購買刷單服務騙取補貼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對此,上海紐邁律師事務所律師方正宇認為,目前來看,司機利用假訂單騙取的補貼金額尚不構成詐騙。

方正宇表示,以前曾有人利用銀行或金融的管理漏洞騙取財物,被以詐騙罪處理,主要是看涉案金額和行為的惡劣程度。

“如果Uber和司機之間簽訂的合同有明確規定,司機不能利用兩個手機自己給自己下單,那司機的行為是違反合同約定的。Uber可以封鎖司機賬號,或與司機解約,並要求其返還違規獲取的補貼。”方正宇舉例說,像微博上有很多抽獎活動,規定一人只能轉發一次,但有人利用自己的小號不斷轉發,增加中獎機會,“這種行為可以說是違規的,是不道德的,但主動惡意性還達不到詐騙的程度。企業自身的市場營銷行為被有心人士鉆了空子,企業應自己拿出措施,完善規則。”

而對於網上的職業刷單人和團隊提供虛假乘客賬號幫助司機獲得接單補貼,並以此獲利的行為,方正宇認為,如果制作刷單軟件或提供刷單服務的個人或組織,達到一定組織或規模,根據其惡意的程度、行為性質和涉案金額可能構成犯罪。“或者說有的人用假信息購買Uber司機賬號,再購買刷單軟件或服務,蓄意騙取Uber 的高額補貼,也可能構成犯罪。”

近日,有部分司機圍堵並打砸了“Uber杭州車主之家,原因是一些司機被封了號;無獨有偶,前兩天,杭州不少滴滴專車司機也遭遇了封號,並導致了許多司機的不滿。兩大打車軟件接連出事,記者了解到,司機之所以被封號,主要是因為有人“刷單”。

Uber駐北京發言人表示:“Uber嚴肅對待欺詐行為,一經發現,Uber便永久撤銷司機和用戶的賬號。”這位發言人還表示,Uber用多款工具監測欺詐行為,並且擁有一支專門的監測和系統改進團隊。

針對刷單問題,Uber近期在最新版本中加強了封號力度。系統將監測小距離單過多、虛擬運行、搭乘同一司機兩次等疑似刷單行為。一但被系統判定為刷單,將永久封停車輛。

通過系統監測可疑訂單的措施的確能夠遏制刷單行為的增長,但系統判定也難免造成誤傷。此次Uber杭州車主之家被砸事件也疑似起因於刷單被查,但是否與北京封號事件一樣是系統誤判,目前仍不得而知。

關於被封號的原因,李先生與其他司機得到的解釋是公司系統監測存在可疑訂單,即“刷單”。但李先生等司機“叫屈”:“我天天起早貪黑,從來都不刷單,不知道這可疑訂單是哪來的。我們都懷疑公司就是想無理由把我們辭退。”

Uber中國企業傳播負責人黃女士表示,公司封號是有證據的,Uber專門設置了反欺詐團隊,從後臺多維度實時監測司機的運營過程,如果有可疑行為就會馬上警示風險,並記錄下來。

“想當初,監管手段沒這麽復雜,造假非常容易。現在偽造訂單越來越難了。”李先生說。
新浪財經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2 22:54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