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揚菜“能調眾口”,而且屬“文人菜”,有文化內涵
“南北皆宜,鹹甜適中,燒燜見長,合乎營養。”面對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揚州市烹飪協會原副秘書長、揚州淮揚菜研究專家夏永國,提起淮揚菜成為“國宴”用菜的原因時,這16個字脫口而出。
年屆古稀的夏永國介紹起淮揚菜的特色,如數家珍:周總理是淮安人,喜愛淮揚菜,但淮揚菜成為國宴用菜,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它“能調眾口”,能同時滿足“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的口味要求,它的很多特色是我國其它菜系所不具備的。
淮揚名菜:松鼠桂魚資料圖
夏永國介紹,參加國宴的人,很多是政協和民主黨派的老人,“平和”的淮揚菜能滿足多數人入口和吸收消化的要求。“川菜相對比較辣,魯菜濃油赤醬,口味重,北方菜燒烤多,對牙齒和腸胃要求高,廣東菜多生猛海鮮,腸胃難適應,這樣一比較,淮揚菜就很容易勝出了。”
夏永國說,淮揚菜還是“文人菜”,“士大夫菜”,因為揚州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人輩出,餐飲也是揚州文化的組成部分,很多菜肴跟揚州的歷史名人、揚州琴棋書畫、揚州學派、揚州鹽商都有著繞不開的關系,這樣的菜肴自然也能符合和代表“國宴”的餐飲文化和水平。
國宴上的淮揚菜和我們平時吃的有什麽不同?
沒太多不同,只是做得更為精致,色香味更到位
很多人很好奇,國宴中的淮揚菜和揚州人平時吃的淮揚菜會有不同嗎?對於這個問題,夏永國表示,其實沒有什麽不同,只不過做得更為精致、在色香味的表達上更加到位罷了。
夏永國說,淮揚菜有一個很大的“本事”:變尋常為特別、化腐朽為神奇。“粵菜在調料上下足了功夫,川菜離不開辣椒,魯菜重油,油少了不行,淮揚菜更注重刀功和烹飪的技藝。”他舉例說,揚州的幹絲長短、厚薄一致;“文思豆腐”更是將廚師的刀功展示到了極致,一塊小小的嫩豆腐,要把它切成5000根豆腐絲;葵花大斬肉,也就是俗稱的“獅子頭”,也特別考驗刀功,不是“剁肉”,而是一刀刀切,最後切成顆粒狀的肉粒,肉眼看大小、厚度一樣,也正是由於手工的緣故,做好的獅子頭,入口即化,妙不可言。
“既麻又辣是川菜,濃油赤醬是魯菜,半生不熟是粵菜,清清爽爽淮揚菜。”夏永國用一首打油詩表達了對於“家鄉菜”的喜歡。
幹子、百葉、水芹菜都是由揚州運到北京的
因為它們多為揚州獨有,別地的食材做不出相應味道
在採訪的最後,談到“國宴”中淮揚菜的用材時,夏永國表示,有些地方特色較濃的材料,都是由揚州運輸到北京的。
比如揚州的“幹子”(硬豆腐幹)、揚州的百葉(千張)和揚州的水芹菜(菜莖中通,揚州人稱其“路路通”)等,這些食材要麽揚州特有,要麽品質特別出眾,采用別的地方的材料做不出特有的口味。而其它地域特征不明顯的食材,則直接從北京採購。(揚子晚報)
中華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