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港澳新聞] 2500元學生津貼 削減機會高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前天 22:46 |只看該作者 |正序瀏覽
政府下周三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本報綜合教育界評估,除了削減資助大學撥款外,現時毋須審查、為全港近80萬名學生每年提供的2500元津貼,下年度削減的機會較大。翻查資料,該筆津貼不設資產審查,涵蓋全港中小學幼稚園,包括英基學校及私校,該項津貼由2020/21學年起恆常化,本報以上學年的學生人數推算,若取消這項津貼,每年可以為政府節省近20億元開支。教育評議會表示,因應現時政府庫房緊絀,協助減少財赤「學界有責」,而這項被形容為「無差別」不設資產審查的2500元學生津貼,絕對有取消空間。

政府正面臨千億財赤,本報近日訪問多名教育界人士及立法會議員,綜合各方意見,在削減資助大學撥款之外,部分與基礎教育相關的撥款亦有機會調整及整合。其中,政府現時為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學生每學年發放2500元的學生津貼,是其中一項調整呼聲最高的津貼項目。

基層學生可藉綜援等獲資助

翻查資料,該筆津貼不設資產審查,由2020/21學年起恆常化,至今已連續發放5個學年。按教育局公布的2023/24學年學生人數統計數據,2023年全港共有799025名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學生,以所有學生均領取2500元學生津貼計算,政府一年的發放津貼總額高達近20億元(見表1)。

本身是小學校長的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認為,因應現時政府庫房緊絀,協助減少財赤「學界有責」,他又認為不設資產審查的學生津貼有削減空間。他解釋,自己任教的學校位於深水埗,了解到有財政壓力的基層學生,可透過綜援和學校書簿津貼作為資助,「當然(政府)有錢剩的時候沒所謂,皆大歡喜,但如果沒有錢,就要精準扶貧。」

蔡世鴻:資助內地交流亦應減少

蔡世鴻續指,教評會認為部分對學校的全面資助亦應煞停或減少,例如「同根同心」內地交流計劃,資助小四至小六前往內地交流的費用可減少,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全額資助高中生前往內地考察的費用亦可減少。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朱國強估計,政府從削減2500元學生津貼入手的機會甚高。至於政府整合資源時,他認為較合適的做法是增加財政彈性,例如把性質相近的一筆過津貼,整合為大項津貼。整體而言,他期望政府於調整基礎教育的開支時能保持克制,「不應該在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再減開支」。

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黃錦良亦認為,2500元學生津貼有機會成為政府削減教育開支的其中一項範疇,「教育資源是希望更聚焦,更針對需要性,當津貼沒有入息審查,是否能聚焦使用呢?」

削大學撥款政府暫未確實減幅

至於削減大學撥款的幅度,本報綜合多間大學的意見,均指政府暫未有透露確實減幅,期望政府盡快公布,以便大學部署開源節流及應對措施。本身是嶺南大學協理副校長(大學拓展及對外事務)的立法會議員劉智鵬認為,削減大學撥款只適宜作為短期措施,以免影響大學發展,以至影響本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的步伐。

星島日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2-23 06:3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