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動車在香港近年已愈趨普及。港府計劃改革電動車的牌照費用計算方式,運輸及物流局今早(16日)在社交平台發貼,考慮調整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架構,改以「額定功率」(rated power)計算電動私家車牌費,有關建議將在4月25日交通事務委員會上就具體調整諮詢,並聽取各界意見。
當局指,國際間亦有類似做法,例如新加坡、意大利和西班牙,當局建議將與其他地區的類似做法接軌,亦與現時本港對燃油私家車根據引擎汽缸容量收取牌照費的安排相符,各自的收費標準均代表該車輛的馬力。
現時電動私家車車主繳交牌費是以車輛「淨重」計算,平均每年牌照費約1,100元,與燃油私家車按引擎汽缸容量計算的平均每年牌照費約7,500元,差距達6倍。隨着電動車技術進步,其電池的重量和體積愈來愈輕巧,令電動車在淨重大致相若的情況下,性能不斷提升。因此以車輛淨重計算牌費未必能全面反映電動私家車的價值。
電動私家車的能源開支估計較燃油私家車少約89%。經諮詢環境及生態局和運輸署,當局建議為電動私家車,參照現行燃油車按引擎汽缸容量,按其額定功率的高低,分5個層級計算牌費。在建議的新牌照費架構下,電動私家車牌照費會維持低於燃油私家車的水平,而調整進程會建議分3年進行。
東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