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然﹕自貿區試驗 「去政治化」改革
【明報專訊】今年以來,有關改革方案的調研、起草過程中,內地各種風聲不斷,到目前為止,別說整個社會,就是思想理論界,也是左右之爭尖銳,上下之鬥激烈。與之同時,由影響較大的憲政之爭,到頻頻爆發的意識形態之戰,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動向,即不少人認定中央新領導層開始「左轉」。
「向左轉」惹種種猜測
這種「左轉」的表現,由一個接一個事件的處理,到傳媒和言論的收緊,再到習近平朝拜中共聖地西柏坡成為小高潮。有人解讀為大改革前的「形左實右」,即以保守姿態現身,以開放行動作實。有人相信是「打左燈向右行」,即換取改革方案順利出台。這些猜測各有道理,但根本的問題,是這一屆中共領導層,既是一個權力混合體,又是一個利益共同體。在維護共產黨執政地位上,他們根本利益一致。而將要到來的改革,就正被定位為這樣一輪「維穩」的應急改革。
也就是說,即將到來的改革,是為應付危機而行,而中國目前最大的危機,是官民矛盾的危機,是社會利益分割尖銳化的危機,是共產黨執政地位難保的危機,也是政治體制的危機。而應對這一危機,主政者就像鄧小平1990年代初的思維一樣,房子不能拆,框架不能動,只能維修、加固,哪根柱要倒,就將其撐起來,牆上有洞,就把它填封起來。
急推局部改革為維穩
這支撐和填封的方法,眼看高壓「維穩」完全失靈,只能靠改革,而全面改革又怕動了根基,所以只能局部改革,而這改革既是應急「維穩」,就只能像鄧小平一樣,把改革圈放到經濟層面。也因此,預定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方案,不是不提政治體制改革,但極可能再度以空泛的政治口號將之虛化。而把改革的焦點,聚集經濟體制上,希望以未來3年左右時間,緩和矛盾、消除危機,穩住經濟,馳援政治。
也因此,中共下一輪改革,預計將會打出一面「建立規範、高效、公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旗幟,將之與中共十八大小康社會和「翻兩番」戰略目標掛鈎。
為三中全會發政治信號
在這大旗和大戰略之下,首先會亮出與政治體制相關連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接着要推以重劃中央與地方利益的政府事權財權劃分的財稅體制改革;與之齊頭並進的,是圍繞建設新型城鎮化改革,以及由利率、匯率市場化為主的金融體制改革等。
上海自貿區的改革試驗,有很多經濟上的,特別是金融上的意義,但很少有人提及,這項改革最大的意義,就是沒有政治的政治意義。
中國的改革,是以避政就經起家的,鄧小平就是個去政治化的高手,朱鎔基成了鄧面前的紅人,也是因此。
到今天,中國改革的受挫和停滯,還是圍繞着政治二字。上海為什麼成不了國際金融中心,成不了主導中國發展的經濟中心,不就是政治二字嗎?所以,到今天上海要用自由貿易區的試驗,來設法走出新路,同時也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發出一個強烈的政治信號,未來就要這麼幹了。
直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了牌,內地學界還有人公開預言,這個自貿試驗,注定失敗。而對中國來說,拆除經濟藩籬,真的能走出政治樊籬嗎?
(十八屆三中全會前瞻二之二,完)
朗然
作者是資深傳媒人
明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