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十八屆三中全會後,說起國家安全,人們議論紛紛,由於北京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國家安全引起廣泛關注;說起糧食安全,人們一愣,豐收的歲月,糧食產量不用擔心吧,據國家統計局11月29日發布,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6億多噸,比上年增2.1%,這意味着中國糧食產量實現連續10年增長,糧食哪還會有安全問題?人們並不關注。
守住糧倉是頭等大事
糧食,安天下之本。糧食安全,治國安邦頭等大事。和石油一樣,糧食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近10年來,中共中央每年的1號文件,內容始終緊扣農業和糧食主題。中共十八大報告更明確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正如國家糧食局長任正曉所言,守住管好「天下糧倉」是國運民生頭等大事,要「廣積糧、積好糧、好積糧」。
上周二(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分析研究2014年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毫不動搖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和糧食安全底線」。上周一(2日),農業部長韓長賦主持召開農業部黨組會議時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11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考察山東省農科院時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保障糧食安全對中國來說是永恆的課題,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一旦發生大饑荒,有錢也沒用。解決13億人吃飯問題,要堅持立足國內。」11月22日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經濟形勢的會議上,習近平強調「要切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供給問題可衝擊經濟
糧食安全,就是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飯碗主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糧食安全,是口糧安全、穀物安全、食物安全;是產量的安全、供應流通能力的安全、品質的安全,三者缺一不可。糧食是特殊而敏感的產品。中南海高層近來頻提糧食安全,正是因為糧食安全對整個宏觀經濟有着基礎性影響,糧食供給、糧價即使出現一些細小問題,將衝擊整個宏觀經濟,引發人民恐慌,影響社會穩定。
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中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未變,粗放利用土地現象突出,土地管理形勢嚴峻,必須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確保實有耕地數量基本穩定。必須堅定不移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優化土地利用結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要積極穩妥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當前,要夯實土地權能這一基礎,完善徵地制度這一關鍵。
耕地流失農作物產量降
中國要養活13億人口,然而土地利用方式粗放,水利基礎設施陳舊,城市擴張和工業擴張加劇了耕地流失,糧食流通體系落後,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大量使用複合肥料造成農業生產率下降,還伴有水資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加劇等問題。國土資源公報顯示,2009年全國批准建設用地57.6萬公頃,較上年增長44.6%,有限的土地資源,令建設用地對糧食產生「擠出效應」:直接造成耕地面積減少、糧食供給能力減弱,令糧食安全蒙上陰影。
美糧食武器勁過核彈
日前,美國副總統拜登訪問北京,與習近平會談時說到糧食安全、金融穩定等中美的國際合作。中國商務部一名官員在會談前曾表示,當下,糧食已成為一種「武器」。「糧食武器」是一些西方國家控制中國的重要手段。糧食戰爭或許是多方參與的世界上最複雜的「隱形戰爭」。
中國加入WTO以後,農產品市場逐步開放,不可避免受到「糧食武器」的干擾。時下,世界主要產糧國正在強化對糧食出口的政治干預,頒布糧食出口禁令,給中國糧食供給帶來負面影響。
60年來,國際發生10次糧食禁運,其中美國發起的就佔8次。北京很清楚,美國的「糧食武器」,比它的原子彈和航空母艦更殘酷更具威力,往往兵不血刃地顛覆一個國家。「民以食為天」的古訓,深刻國人心頭。中國的糧食供應過分依賴某一國,最終將是中國人的悲劇。
作者是《亞洲週刊》副總編輯
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