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557|回覆: 1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部隊編制] 人民解放軍炮兵發展紀實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7-24 23:32: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炮兵被史達林譽為“戰爭之神”。

人民解放軍炮兵是人民解放軍最早的兵種之一,它和步兵一樣共同產生於南昌起義。1950年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陳錫聯任司令員。從此,炮兵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兵種,至今已有60年的歷史。今天,人民解放軍炮兵經過83年的發展,已經超過步兵成為陸軍最大的兵種。

當初,炮兵只存在於陸軍,如今已遍佈陸、海、空三軍,83年的成長歷程,60年的獨立兵種史,人民解放軍炮兵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三大起義,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橫空出世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打響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宣告了人民解放軍炮兵的誕生。

當時,起義部隊有賀龍指揮的二十軍,葉挺指揮的十一軍二十四師,二十五師一部,以及朱德領導的軍官教導團和兩個保安隊,2萬餘人。在中國共產黨掌握的武裝中,有二十軍的一個炮兵營,二十四師一個炮兵營,裝備的是德國和日本製造的山炮、迫擊炮。這就是人民解放軍最早的炮兵部隊。

經過4個多小時的激戰,共殲國民黨軍3000余人,繳槍5000多支、火炮20多門。

8月2日,在周恩來的主持下,起義軍進行了整編,起義軍的2萬餘人正式編為3個軍,即第九軍、第十一軍、第二十軍。朱德任第九軍軍長,葉挺任第十一軍軍長,二十軍仍歸賀龍指揮。每個軍編一個火炮營。

8月5日,起義軍撤離南昌,揮師南下,先後經過慘烈的會昌之戰,潮州、汕頭、三河壩等戰鬥,終於殺出一條血路,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

10月5日,起義軍衝出重圍後,兩個月前的2萬餘大軍,如今僅存2000余人,當初的三個火炮營及各師、團配屬的百餘門火炮,如今僅存十一軍二十五師的7門迫擊炮,其餘的各種火炮,均在行軍戰鬥中毀壞或丟棄了。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爆發。在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二團用了十幾輛牛車,加上幾十條漢子肩扛身背,把幾門木管炮運到了攻打瀏陽城的前線。

瀏陽是湖南省的一個重鎮,城墻十分厚實,守城的有敵人一個營。開始,敵人根本不把這些拿大刀長矛的泥腿子放在眼裏。誰知還沒有開戰,突然響起驚天動地的炮聲,東城墻被大炮轟開一個大口子,黑煙滾滾看不見人。守城的敵人害怕了,紛紛扔下武器,棄城而逃。二團幾乎沒費吹灰之力,便佔領了瀏陽。為奪城立下首功的,當然是那幾門木管炮。

在三灣,毛澤東把起義倖存部隊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此後,毛澤東率領這支部隊,上了井岡山。

192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爆發。起義軍炮兵與美國“沙克拉明”號、英國“莫麗翁”號軍艦進行了炮戰。這次起義中有中共領導的教導團的一個炮兵連。

12日,起義部隊撤出廣州城,向花縣方向前進。一路上,不斷遭到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人員損傷極大,到達花縣時,僅剩1000余人。但炮兵在起義中所發揮的巨大威力,卻在我軍的炮兵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毛澤東的這首《西江月·井岡山》,形象地歌頌了紅軍時期的炮兵。

1928年4月,朱德和陳毅率領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兩支部隊會師後,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和軍委書記,下轄3個師共6個團、1個教導大隊。在第二十八團中編有1個迫擊炮連,共有8門迫擊炮。

1928年8月30日清晨,國民黨軍得知紅軍主力離開井岡山的消息後,立刻調集4個團的兵力,氣勢洶洶地向井岡山黃洋界哨口撲來,企圖乘紅軍主力未歸之機,一舉攻佔井岡山。

守山的紅三十一團團長朱雲卿和黨代表根據敵軍的態勢,讓二營分守4個哨口,將一營開到黃洋界修築工事,準備擊退敵人的進攻。紅軍憑險據守,連續打退國民黨軍多次猛烈攻擊。30日下午,正當國民黨軍重新組織進攻時,紅軍以僅有的1門剛修復的迫擊炮,轟擊敵指揮所,敵軍誤以為紅四軍主力回山,懼怕被殲,當夜撤走,黃洋界戰鬥勝利結束。

20多天后,毛澤東率領紅軍主力部隊回到井岡山,當聽完朱雲卿守山的彙報後,十分開心地笑了。後來,他有感而發,寫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西江月·井岡山》。

井岡山根據地在毛澤東和朱德的正確領導下,一天天壯大起來,先後粉碎了國民黨的多次“圍剿”。

第一次反“圍剿”,活捉了“剿共”前敵總指揮張輝瓚,全殲了國民黨軍十八師,還繳獲了大批火炮。從此以後,紅軍各個師基本都編配了迫擊炮連。

第二次反“圍剿”勝利後,又繳獲了兩門山炮和許多迫擊炮。土地革命戰爭後期,紅軍炮兵已經發展到15個連的兵力。1931年5月,中革軍委決定,在江西陂頭,以紅三軍團山炮連為基礎,成立了軍委炮兵團。這是我軍第一個獨立建制炮兵團,炮兵團轄3個山炮連、1個炮兵教導隊、1個運輸連、1個步兵警衛連。夏中興為代理團長,政治委員為張平凱。

在長征途中的一些生死關頭,紅軍炮兵都大顯身手,發揮了關鍵作用。

1936年10月9日,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會寧。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總指揮部到達將臺堡,先後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三大主力紅軍會師,也是三大主力炮兵會師。

至此,紅軍炮兵有了較大發展,主要兵力如下:

紅軍總部有特務團炮兵連。

紅一方面軍有兩個炮兵連和一個炮兵排,即第一軍團炮兵連、第十五軍團炮兵連、第二十八軍迫擊炮排。

紅二方面軍有山炮5門,迫擊炮數門。

紅四方面軍有兩個炮兵連及5個炮兵排,即第三十軍迫擊炮連,第三十一軍迫擊炮連,第三十一軍九十一師二七六團和二七七團迫擊炮排,第九十三師第二十一團、二十四團、二七九團迫擊炮排。

此外,中革軍委後方辦事處還有3個獨立炮兵排,即第二十九軍迫擊炮排、第三十軍迫擊炮排、陜甘寧獨立第一師迫擊炮排。

三大主力會師後,紅軍炮兵總共不超過10個炮兵連,大小火炮不到100門。雖然炮兵數量不多,裝備落後,但它卻是人民解放軍炮兵的火種,在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終於形成了燎原之勢。

抗日戰爭時期,黃土嶺戰鬥中,炮兵把日軍名將送進了墳墓

1939年11月21日,日本東京廣播電臺公佈了日軍陸軍中將、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在11月7日的黃土嶺戰鬥中陣亡的消息。阿部規秀是八路軍在抗日戰場上擊斃的日軍最高將領。

1939年11月4日,坐鎮張家口的日軍“蒙疆駐屯軍”司令兼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旅團長阿部規秀親率第二旅團的第四大隊和第二大隊1500余人,向黃土嶺進犯。

晉察冀軍區一分區第一團、第二十五團各一部在黃土嶺一帶按預定部署進行誘擊。

11月7日上午,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戰鬥,日軍已傷亡過半。這時第一團團長陳正湘在白臉坡上用望遠鏡發現一座獨立院落前,有幾個挎戰刀、身披呢子大衣的軍官進進出出,院後的山坡上,也有幾個軍官正在用望遠鏡進行觀察,他立刻斷定這是日軍的指揮所。

陳正湘把這一情況用電話報告給一分區司令員楊成武,並請示調用軍分區直屬炮兵連,將敵人指揮所一舉殲滅。

“好啊!祝你成功。”楊成武回答並補充道,“只要消滅了敵人指揮所,全殲這股敵人就更有希望了。”

炮兵連調來了。陳正湘走到幾十米外的炮兵連陣地,對連長楊九枰說:“楊連長,你往那邊看!”他指了指對面獨立院前的日軍。

楊九枰舉起胸前的望遠鏡,頓時大喜過望地說:“都是些披黃屎呢的大官!”

陳正湘點點頭,說:“下面就看你們的了!”

楊九枰立刻用望遠鏡裏的刻度表度量了目標的高度和距離,然後向一門迫擊炮下達了試射的命令。

第一發炮彈是遠彈,炮彈越過敵人的頭頂,在山包的上方爆炸了。

第二發是近彈,炮彈在那堆敵人幾十米外爆炸,飛起的黃土把目標弄成了混濁一片。

八路軍的這兩炮,把那些日軍高級指揮官嚇得魂飛魄散。

經過前後兩次修正後,“轟、轟、轟……”幾發炮彈極其準確地落在獨立小院中,奇跡出現了。

日軍戰史是這樣描述阿部規秀之死的:阿部旅團長進至堤討伐隊後方,聽取堤大隊的情況報告後,把指揮所遷至附近一家獨立院落中,立即召集各大隊接受命令。在準備下達整理戰線的命令時,突然飛來幾發迫擊炮彈,在院裏爆炸,阿部中將的右腹和雙腿數處負傷……負傷後三四個小時,即7日晚9時50分死去。

黃土嶺戰鬥,包括第一階段的雁宿崖戰鬥,八路軍共殲滅日軍1500多人和大量偽軍。

黃土嶺戰鬥是八路軍繼平型關大捷後的又一次震驚中外的抗日大捷。阿部規秀被擊斃,為解放軍炮兵增添了新的光輝。

抗日戰爭後期,創建延安炮校是解放軍炮兵史上的又一件大事。

1945年2月,延安炮兵學校成立。1927年入蘇聯莫斯科炮兵學校學習過的老紅軍郭化若任炮校校長,總部炮兵團政委邱創成任炮校政委。延安炮校的校址在南泥灣。

1945年8月1日,延安炮校舉行了開學典禮,第一批學員招了10個炮兵學員隊、1個工兵科、1個迫擊炮教導隊。

開學典禮那天,校長郭化若因病不能出席,由朱瑞代校長宣佈開學典禮隆重舉行。朱瑞是莫斯科軍事學院的高才生,解放軍炮兵的創始人之一,後來任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犧牲在錦州北面的義縣城下。

新四軍第一師山炮連是解放軍最早的船載火炮連。為了適應海上作戰的特點,新四軍第一師把山炮安裝在海防船上,在海戰中先後擊傷、擊毀敵人作戰船3艘。

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炮兵裝備也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紅軍時期的迫擊炮外,又裝備了大量的山炮,它的威力大大超過了迫擊炮。山炮是從日軍那裏繳獲來的,這種山炮是後裝彈退炮。75毫米山炮是當時使用較普遍的一種型號,也是日軍的主要火器之一。

在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炮兵在歷次重大戰役中,戰績輝煌;炮兵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石家莊是解放戰爭中解放軍攻破的第一座國民黨軍據守的大城市,其中炮兵發揮了重要作用。

濟南戰役,解放軍殲敵10萬餘人,其中70%是炮兵消滅的。

在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炮兵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軍炮兵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炮兵建制由炮兵營、炮兵團發展到炮兵旅、炮兵師、特種兵縱隊;火炮的種類由迫擊炮、山炮發展到野炮、榴彈炮、加農炮、戰防炮、高射炮;火炮的使用開始從單炮到群炮;火炮的數量幾十倍、成百倍地增長。

1945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發出了加強炮兵建設的指示,要求各地把炮兵建設作為軍事建設的中心任務。東北炮兵和奉命遷至東北的延安炮校派出大批人員分赴各地蒐集火炮,僅幾個月,就蒐集到日軍潰逃時遺棄的各種火炮700余門,炮彈50萬發。與此同時,華北、華東等區炮兵也開展了搜炮活動。由於各地炮兵的積極努力,到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前,全軍炮兵已發展到14個團、17個營,38個連,火炮數量達2100門,約為抗戰結束時的10倍。

1949年毛澤東在元旦獻詞中指出:“自從人民解放軍形成了超過國民黨的炮兵和工兵以後,國民黨的防禦體系,連同他們的飛機和坦克就顯得渺小了。”到1949年10月,解放戰爭勝利時,解放軍繳獲敵人的火炮達4.4萬門。人民解放軍的炮兵達到4個炮兵師、77個炮兵團,炮兵連隊達到1370個。

人民解放軍火炮的種類和數量也突飛猛進。當時裝備的火炮有美國、日本等7個國家製造的近40個型號、14種口徑的壓制火炮,共1.7萬餘門。山炮、野炮、榴彈炮、加農炮、戰防炮、高射炮等應有盡有。人民解放軍炮兵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1-7-24 23:40:00 |只看該作者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炮兵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打得談“炮”色變

1951年2月13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第二十九團參加了砥平裏戰鬥,這是北韓戰場上的一次大血戰。

2月14日,志願軍第四十軍和第六十六軍包圍了砥平裏一帶的美第二師和南北韓第八師。當日21時,志願軍向被圍之敵發起了猛烈進攻。

指揮部一聲令下,志願軍炮兵二十九團便向敵佔領的229高地進行了火力急襲,高地上頓時成了一片火海。幾分鐘之後,敵人的炮兵開始還擊,二十九團陣地上落下了雨點般的炮彈,有兩門火炮被炸翻。

這時指揮部來了命令,要求炮兵壓制敵人的火力。先頭部隊的步兵已經衝上了229高地,在陣地上與敵人形成了膠著狀態。兩軍在陣地前沿展開了拉鋸戰,雙方的炮兵也展開了對射。在志願軍炮兵鋪天蓋地的打擊下,敵人的4個炮兵營全部被摧毀,形勢明顯對志願軍有利。

2月15日,美騎兵第一師第五團,向砥平裏開進,一路上坦克在前面打頭陣,邊開炮,邊向志願軍陣地衝來,連續突破了兩道防線,與美第二師會合。

面對美軍的兩面夾擊,志願軍不得不于當夜撤出戰鬥。志願軍炮兵二十九團奉命配屬第六十六軍在橫城北上加雲、下加雲和456高地、481高地阻擊美騎兵第一師,掩護大部隊進行機動防禦。20日,指揮部命令志願軍炮兵二十九團支援步兵向555高地反擊。

炮兵二十九團以準確的火力將敵人壓到了山頭上,成功地掩護了大部隊的機動。

1951年9月29日,美騎兵第一師、美三師及泰國團、希臘營等部隊在300門火炮和150輛坦克的支援下,集中炮火和坦克轟擊志願軍一四一師守衛的夜月山、天德山陣地,陣地上一片火海。為了壓制敵人的火力,炮兵二十九團偵察員李同國冒著敵人的炮火爬到志願軍的陣地前沿,進行校正射擊,使志願軍的大炮如同長了眼睛一般。

在敵人向志願軍陣地進攻時,李同國手持炮對鏡和另外幾名偵察兵,一邊觀察一邊下達射擊密碼。志願軍的炮彈發發都落到了敵群中,步兵看到炮兵打得這麼準,在陣地上高喊:“炮兵老大哥,打得好,為炮兵老大哥請功!”炮兵二十九團官兵則越戰越勇,當天就打退了敵人14次進攻。

10月1日,敵人再一次出動5個團的兵力,向天德山以東的無名高地發起進攻,在炮兵二十九團的支援下,步兵與敵人激戰9個小時,打退了敵人的11次進攻。

美第九軍團軍團長穆爾少將,也趕到前線指揮,下令不惜一切代價要攻下志願軍陣地。美軍整營整連地向志願軍陣地發起了衝擊,前面的倒下去後面的又衝上來。敵人的重炮也向志願軍炮兵發動了猛轟,數千發炮彈落到了炮兵陣地上,陣地上所有的樹木和青草都燃燒起來,陣地已經成了平地,可是志願軍的炮火還在還擊。

天將黃昏的時候,敵人在志願軍陣地後面集結了大約一個營的兵力。接到步兵的報告後,志願軍炮兵偵察員張通江悄悄爬出陣地,來到敵人的集結地前面的小山包上,借著一縷光亮,準確地計算出了尺規,並把密碼傳了下去。不大會兒工夫,一排炮彈落到了敵群中,敵人死的死,傷的傷,一陣鬼哭狼嚎,紛紛逃命去了。

這次防禦作戰歷時30天,李奇微精心策劃的“秋季攻勢”,以死傷7.9萬人的慘重代價而告失敗。

志願軍地炮部隊戰功卓著,高炮部隊也同樣功勳纍纍。

1951年3月,志願軍高炮第六十三師接到緊急入朝作戰的命令,離開了繁華的大上海,來到北韓擔任保衛永柔機場的任務。

在戰鬥中,六十三師越打越硬,越打越強,取得了擊落敵機233架、擊傷敵機1324架的輝煌戰績。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炮兵的出色表現還體現在雲山戰鬥、上甘嶺戰役和金城戰役中。

1950年10月28日,志願軍第三十九軍在雲山與美軍“開國元勳師”——騎兵第一師,進行了沙場角逐。三十九軍一一六師擔任主攻,該師配屬了炮兵二十五團和二十六團各1個高炮營、軍火箭炮2個連和師屬火炮營,共3個營2個連,共有山炮、野炮、榴彈炮、高射炮、火箭炮77門。當年志願軍一一六師師長、後來擔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的汪洋將軍曾對筆者說:“炮兵在雲山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步炮協同得非常默契,沉重打擊了美軍‘王牌師’。”

《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戰史》記載:“雲山戰鬥,我軍首次以劣勢裝備殲滅了具有現代化裝備的美騎兵第一師第八團之大部分及偽第一師第十二團一部,共計斃傷俘敵2000余名,其中殲滅美軍1800余名,繳獲飛機4架,擊落飛機3架,擊毀與繳獲坦克28輛、汽車170余輛、各種火炮119門,打擊了號稱‘王牌軍’的美騎兵第一師的囂張氣焰。”

上甘嶺戰役歷時43天,志願軍投入炮兵9個團12個營和9個連的火炮參加了戰鬥,連同編在步兵團、營的火炮,共359門。火炮的種類有山炮、野炮、火箭炮、無坐力炮、迫擊炮等,發射炮彈40余萬發。上甘嶺戰役期間,炮兵配合步兵殲敵2.5萬餘人,其中炮兵殲敵1.3萬餘人,佔殲敵總數50%以上。美七師一個上尉告訴隨軍記者:“中國軍隊的炮火像下雨一樣,每秒鐘一發,可怕極了。我們根本沒有藏身之處。”

金城戰役是志願軍火炮使用最多的一次戰役。志願軍在金城正面的火炮達到1094門,平均每公里44.8門,達到了志願軍的最高火炮密度。《美軍第八集團軍簡史》對金城戰役志願軍炮戰作了這樣的描述:“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量炮火在頭上呼嘯,在呼嘯聲中他們前赴後繼攻擊這個地區的大韓民國防線。在共軍的猛攻下,前哨陣地一個接一個地被打垮了。”

為了適應抗美援朝戰爭的需要,志願軍在解放戰爭時期炮兵的基礎上,又組建了3個地炮師和3個高炮師。此後,中央軍委先後從各軍區抽調12個步兵師改編為19個炮兵師和77個獨立高炮營。到1953年8月,炮兵部隊發展到23個師部、186個團又126個獨立營。這一時期重點發展預備炮兵和步兵師以下配屬炮兵。預備建立了榴彈炮、火箭炮、戰防炮、高射炮等4種炮兵師。

裝備以蘇式火炮為主,其餘為美式、日式火炮,少量為國產火炮。1950年下半年,解放軍從蘇聯進口和接受了4種加農炮、2種榴彈炮、1種加榴炮、1種火箭炮、1種山炮、4種迫擊炮壓制火炮,共4000余門。這些蘇式火炮比起解放戰爭時期繳獲的多國雜牌火炮的性能先進了許多。當時解放軍已有70%的壓制火炮統一了品種、型號,觀測指揮器材也初步配套,基本形成了步兵團、營、連以迫擊炮為主要裝備,步兵師以上部隊以加農炮、榴彈炮為主要裝備的壓制火炮裝備體系,從而迅速增強了陸軍部隊的火力,以適應北韓戰爭的需要。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炮兵共毀傷敵火炮570余門,汽車730余輛,坦克、裝甲車950余輛,擊落敵機2300余架,擊傷7500余架。炮兵部隊有32300余人榮立戰功,450個單位榮立集體功。毛澤東在分析北韓1952年的戰局時說:“我取得如此勝利,除由於官兵勇敢,工事堅固,指揮得當,供應不缺外,炮火的猛烈和射擊的準確實為制勝的要素。”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炮兵的歷史功績是世界有目共睹的,中國人民是不會忘記的。

抗美援朝戰爭後,人民解放軍炮兵還進行過許多名垂青史的炮戰:如金門炮戰,援助越南人民進行的防空作戰,擔任中國援寮國築路中的防空任務,以及在後來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炮兵都立下了汗馬功勞。

建立獨立兵種,炮兵發展迅速,成為解放軍陸軍最大的兵種

1949年12月,中央軍委決定組建全軍炮兵領導機關,並調第四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司令員蘇進負責籌建工作。1950年3月17日,任命蘇進為軍委炮兵副司令員兼參謀長,4月25日,任命第三兵團司令員陳錫聯為炮兵司令員。

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司令部在北京正式成立。1951年3月,第四野戰軍炮兵機關合併到軍委炮兵機關。隨後,各大軍區炮兵司令部相繼成立,各軍、師設立了炮兵主任,自上而下地形成了統一的炮兵領導、指揮體系。軍委炮兵是中央軍委領導全軍炮兵部隊的業務部門,同時又是炮兵直屬部隊、院校和科研試驗、後勤保障單位的領導機關,並負責歸口管理全軍的炮兵業務。

軍委炮兵成立後,統一領導全軍炮兵部隊。1954年11月18日,中央軍委決定將軍委炮兵司令部直接領導的炮兵部隊下放到各大軍區管理。軍委炮兵的成立,標誌著解放軍新兵種的誕生,奠定了炮兵高速發展的基礎。1951年4月,毛澤東為炮兵題詞“為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而奮鬥”後,人民解放軍炮兵不僅數量飛速發展,而且裝備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1982年9月,為適應解放軍即將實行的諸軍兵種合成的集團軍體制,軍委炮兵司令部整編為總參炮兵部。目前,總參炮兵部合併到總參軍訓和兵種部。

在《中國武裝力量通覽》一書中,概述了新中國國產火炮發展的光輝歷程:1953年,我國仿製蘇43式迫擊炮,生產出53式82毫米迫擊炮,此後又成功仿製了120和160毫米迫擊炮,並陸續裝備部隊。我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迫擊炮是63式60毫米迫擊炮。後來又研製出67式82毫米迫擊炮,1971年裝備部隊。1971年,我國還研製成功71式100毫米迫擊炮,1972年裝備部隊。1983年,我國又完成了83式兩種型號82毫米迫擊炮的設計定型,使國產迫擊炮達到了現代化的程度。

1954年,我國借鑒蘇聯的經驗,成功仿製54式122毫米榴彈炮。1959年,我國倣照蘇聯M46式加農炮,生產定型了59式130毫米加農炮。1962年後,我國相繼仿製生產了122、130、152毫米3種加農炮和152毫米加榴炮,成批裝備部隊,基本實現了壓制火炮國產化。

1977年以來,我國加強了自行火炮的研製,先後研製成功83式122毫米榴彈炮、83式152毫米自行加榴炮、83式152毫米加農炮等。1988年11月,我國新研製的155毫米榴彈炮、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在第二屆北京國際防務技術會上首次展出,引起了轟動。

1955年,我國生產的55式37毫米高射機關炮獲得成功,成為20世紀50年代陸軍野戰防空的主要兵器。後來,這種火炮由單管改進成雙管,命名為65式37毫米雙管高射機關炮,是對付低空飛機的主要裝備。1959年開始,我國還生產了59式100毫米高炮和59式57毫米高炮。1981年以來,我國又新研製成功25毫米雙管高炮、37毫米雙管自行高炮,後者配有搜索雷達等光電火控系統。此外,我國自行研製的火箭炮、反坦克火炮、海岸炮、反坦克導彈、防空導彈也紛紛問世,並裝備部隊。

2009年10月1日,國慶60週年大閱兵,通過天安門廣場的新型自行榴彈炮、新型自行滑膛炮、新型自行加農榴彈炮、新型火箭炮、新型自行高炮、新型雙牽引高炮、新型地對空導彈,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3年8月,炮兵部隊發展到23個師部、186個團又126個獨立營,這一時期重點發展了預備炮兵和步兵師以下隊屬炮兵。預備炮兵建立了榴彈炮師、火箭炮師、防坦克炮師、高射炮師,共4個師。隊屬炮兵發展到師有炮兵團、團有炮兵營、營有炮兵連、連有炮兵班。

1965年為了援越抗美作戰的需要,解放軍陸續增建了一批高炮師、地炮師和軍屬炮兵團。到1970年,預備炮兵發展到數十個師。1976年,炮兵部隊統一整編:加農炮兵師和榴彈炮兵師合編為加榴炮兵師;撤銷了防坦克炮兵師;高炮師實行團一級兩種火炮混編,以便於戰時編組使用。人民解放軍炮兵的數量已經超過了步兵,成為陸軍的最大兵種。

1985年7月,解放軍炮兵編制體制進行重大變革,除留少數師作為預備炮兵外,大部分炮兵師撤銷了師部、團部,整編為炮兵旅、高炮旅,屬集團軍建制,增強了合同作戰能力。集團軍所屬炮兵的數量、品質及協同作戰能力比以往有很大提高。

人民解放軍炮兵已發展成由地面炮兵、高射炮兵、戰術導彈部隊組成的陸軍兵種。地面炮兵有加農炮兵、榴彈炮兵、加農榴彈炮兵、火箭炮兵、迫擊炮兵、無坐力炮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有中口徑高射炮兵、小口徑高射炮兵和高射機槍分隊;戰術導彈部隊有地對地導彈分隊、地對空導彈分隊、反坦克導彈分隊。

目前,最先進的數字化炮兵,也出現在解放軍炮兵家族中。從南昌起義的迫擊炮到抗日戰爭的山炮,從解放戰爭時期的榴彈炮到北韓戰爭的火箭炮,從20世紀70年代的自行火炮到數字化炮兵,解放軍炮兵已經進入發達國家炮兵的行列。《黨史博覽》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7824/2011/04/15/5311s3219963.htm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8 18:5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