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30|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港澳新聞] 羅范:香港搞生命科技有可為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6-10 00:57: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羅太認為,政府需要有一個政策局,與業界商討,為本港科研繪畫出清晰整體藍圖.jpg.jpg
羅太認為,政府需要有一個政策局,與業界商討,為本港科研繪畫出清晰整體藍圖(星島日報)


港府十多年來大力鼓勵發展創新科技,但似乎一直「只聞樓梯響」。候任科技園董事局主席、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接受本報訪問時指,過去香港的科研產業鏈未能「環環緊扣」,需要成立創新及科技局進行協調規劃,她指香港科技發展是「禾稈珍珠」,更認為生命科技是香港的強項,大有可為。

特首梁振英未上任,即提出政府重組,其中加入創新及科技局,但被「拉布」拉倒。今次政府重推創科局,背後推手之一正是羅范椒芬。羅太直言,早在首屆特首董建華年代,已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創新產品中心,並請來曾任柏克萊加大校長,熱物理科學家田長霖為本港科研「把脈」,並為本港寫下兩份報告,報告中提出的不少建議都相繼落實。但有兩個關鍵「未落地」,令行業發展不如想像般成功。其一是政府在不同層次的長期投入,第二是未能將「官產學研」聯繫起來。

羅太指出,科技發展的「生態」其實好重要,由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產品設計、包裝推銷,「其實公司產業鏈好長,但香港是分開不同機構去做……所以見到過去做好多嘢,錢都用唔少,但在技術轉化,將好的科研產業化,由研究到產業化那環節比較薄弱」。而且香港亦欠缺投資風氣,「我們的天使基金也比較少」。

她表示創科局需要做聯繫工作,發掘本地人才,甚至是外國的華人科學家,做人才資料庫,並為他們和工業家配對,引入天使基金協助「孵化」,將好的科研產業化,「我們在禾稈底下有好多珍珠,我們要將這些珍珠發掘出來」。

她表示這樣可鼓勵企業家多點聘請本地學士學生,將本地人才留在香港,讓他們協助研究,能提升工業產品質素之餘,更為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讓青年人看到出路,自然有更多優秀的年輕人願意入行。

羅范椒芬直言,香港資源人力有限,科研只能是小而精,不能樣樣做,她特別提到生命科技,認為是香港的強項。

她解釋,本港有兩所知名醫學院,同是國家認可的藥物研究中心,亦擁有出色研究人員,包括前港大校長,分子遺傳學家徐立之、科大理學院院長葉玉如、製造出人造心肌的港大幹細胞及再生醫學研究總監李登偉等,加上國家的「十二五」規劃將生命科技也作為其一策略發展,「我們已有基礎,從基礎上是可以發展」。

關鍵是政府需要需要有一個政策局,與業界商討,為本港科研繪畫出清晰整體藍圖,「大範疇、方向性,並將政府與業界角色寫清楚」,「不僅要有一個全盤計畫,還要在個別的發展策略範疇有一個行動綱領」。

她指即使假設大藍圖要發展機械人、生命科技發展等,但範圍仍然很大,「我專注哪樣、如何做,哪些是短期、長期、中期、都要有個別的行動綱領,然後再推動政府其他相關局去配合。」

至於當年田長霖撰寫的報告中提出要成立一個向特首負責的高層常設諮詢組織,就創新及科技方面的政策事宜提供意見,她也贊成現時可以成立,讓世界知名華人科學家為香港提供科研發展意見。

她說:「若想知世界科研趨勢,或要外面的人幫香港把脈,可以有這委員會。」

星島日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10 00:34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