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政府計畫將二百七十億元投資收益撥作「房屋儲備金」,有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認為,政府可將新建公屋售予綠表人士,讓公屋居民走上置業階梯,並增加房委會收入。有成員又建議當局仿照私人機構參與居屋計畫方式,由政府向提供土地的發展商補地價,冀立即釋放大量土地建屋。
政府擬未來十年興建二十九萬個公屋及居屋單位,房委會面對極大財政壓力。長策會成員王坤表示,長策會報告欠缺賣點,成立「房屋儲備金」是要突顯政府建屋信心,以爭取市民支持。他認為,成立房屋儲備金較直接注資好,立法會可以監察儲備金用得其所。他建議,政府應每年向房屋儲備金撥備,否則十年建屋計畫只會變成空談。
不過,另一成員關焯照指,政府未來要應付大量房屋供應,如果房委會支出多於收入,即使有房屋儲備金仍是「死路一條」。
王坤又建議,參照私人機構參與居屋計畫的方式,由發展商提供土地,政府向發展商補地價,以便立即釋放大量土地建屋。
現時房委會面對不斷上升的建築成本,關焯照相信,應該探討解決結構性財赤問題,可以考慮向綠表人士出售新建公屋,一方面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協助公屋戶踏上置業階梯。他認為,現時樓價高企,因供不應求,料有樓市泡沫,長遠樓價會慢慢回落,助市民有換樓機會。
長策會成員李華明亦提議,增建公屋前可預留部分單位售予附近的綠表人士,減低地區居民阻力,但有關做法難免令公屋鄰候冊人士延遲上樓。
星島日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