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派糖變政治風暴 決策與民情脫節堪憂
2011-02-26
【明報專訊】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派糖多達430億元,卻觸發一場政治風暴,政團已迅速籌劃幾場大遊行反對預算案。我們相信,際此中東、北非民主化浪潮的敏感時刻,特區政府必定千方百計化解「危機」,力阻這些遊行發展成2003年「七•一大遊行」的規模。以政府的能量,以及庫房「水浸」的實力,不難化解這次政治風暴,但是今次事件暴露了政策諮詢有問題、官員決策與民情落差甚大、邏輯理據混淆矛盾、政策出台安排粗疏等等。政府若不究本尋源、總結經驗教訓,設法改善,類似因低級錯誤而觸發的政治風波陸續有來,而我們擔心社會要此而付出沉重代價。
諮詢流於形式
精英心態誤事
預算案派糖措施不包括退稅,但給每個強積金或退休金戶口注資6000元。財政司長曾俊華表示這是他的判斷和抉擇。從投資未來、市民不應亂花派錢,甚或不欲激化通脹等角度,曾俊華選擇注資而放棄退稅,原則上並無問題。即使諮詢專家、學者,相信也會認同他的選擇。但是問題出在曾俊華本人、專家學者和圍繞他身邊的政務官,精英心態濃烈,太過「理性」了,完全掌握不到打工仔仇視長期管理費高昂的強積金、寧願退稅的心態。民情的強烈反彈清楚告訴了曾俊華,大多數市民寧要退稅,不選注資。曾俊華的良好主觀願望頓時成為了衆矢之的,相信這也出乎他意料之外。
曾俊華就制訂預算案做過各個層次諮詢,包括政黨、議員以至普羅大衆等,還拿自己的鬍鬚開玩笑,但是派糖出現問題,相信說明了兩方面問題。首先,有關諮詢只屬形式主義,並不顯示政府真心誠意聽民意。其次,這類諮詢只屬摸底性質,因政府不透露想法意向,使諮詢缺乏深入的實質交流,政府意欲的良窳,得不到社會初步檢驗。經此一事,政府應該檢討諮詢的方式和方法,即使預算案需要保密,但是政府若要聽取社會對注資或退稅的傾向,一定有辦法諮詢,得到真實意見。
另外,曾俊華解釋預算案的邏輯並不一致。例如曾俊華一方面強調公帑要用得其所、只幫助有需要的人,但是他一刀切地寬減差餉和電費津貼,每一戶都受惠,連超級富豪、超級打工皇帝都有份。民眾自然會問﹕這些人需要幫助應對通脹重臨?又例如按曾俊華退稅會激化通脹的邏輯,難道市民拿寬減差餉和電費津貼得益的錢去消費,就不會激化通脹?况且,究竟退稅會使通脹增加多少個百分點,政府也拿不出具體數據說服大眾。所以,不少人認為,這份預算案由內容到解說,邏輯混淆、自相矛盾,不要說理財哲學,連開支的基本邏輯也是顛三倒四,「都唔知佢想點」。
還有是政策粗疏。注資強積金戶口,12萬名公務員無緣受惠,大家還可理解,因他們有終生可享用的長俸。但根據立法會議員張文光的憶述,在預算案公布後,6萬名教師會否同獲注資,連曾俊華身邊兩名幕僚、應該有參與制訂預算案的官員,在接受查證時,一個說「答不到,要查一查才知」、一個說「教師可能沒有,會反映」;至於掌管教育局的孫明揚局長,也說「答不到,會向政府反映」。預算案已經公布了,連這些官員對教師會否受惠都矇查查,實在有點匪夷所思。一個涉及240億元公帑的公共政策,其細節也粗疏如此,涉事官員不但自暴其短,也矮化了整份預算案。
曾蔭權出任行政長官以來,政府決策粗疏不斷,注資強積金的紕漏只是其中之一。犖犖大者,有如下幾宗﹕2008年一次「突然」派糖,包括暫停徵收外傭稅5年,生效日期引發混亂;同年施政報告提出增加生果金,但要審查長者資產,引發強烈反彈;去年政府要擴大將軍澳堆填區,把事態推至「憲制危機」的恫嚇,最終仍被立法會否決;近期鼓勵就業的交通津貼,兩人家庭以最低工資餬口都無資格申領「交津」,也是在政策出台後遇到強烈反彈,政府才在最後關頭作出調整。
「密室商討」決策
閉門造車難免事故連連
「交津」一役,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自謔政治上被剝了光豬,上述幾宗事件,最後都以政府讓步、自搭下台階解決,若說「剝光豬」,政府好像駕輕就熟了?曾蔭權上台後,喊出強政勵治,連串事件,雖然不能說行政主導已經失效,但是政府管治威信日益低落,恐怕已是不爭的事實。
本港政治結構畸形,政府在議會無票,要向議員乞票以通過法例,推行政令,相對回歸前的港英政府,本港現行政治生態,特區政府管治確實倍感困難。但是曾蔭權政府上述連番失誤,問題皆不是錯在原則理念,而在於制訂政策時思慮不周。我們不知道行政會議在這些事件中有否參與其中,過去港英政府決策,由港督會同行政局的集體決定,政策推出後遭到批評,行政局成員會挺身解釋,為政策保駕謢航。但是回歸之後,特別是曾蔭權掌舵這6年,鮮見行政會議成員為政策辯護,其間說明和反映什麼問題,值得檢討和探究。
這次備受批評的注資派糖,曾俊華表示此乃「他的判斷和抉擇」,他這句話的涵義,是否顯示行政會議只獲知會?答案如果是肯定,我們認為決策過程甚有問題。試想想,涉及240億元的注資,只由曾俊華和他的幾名幕僚「密室商討」就拍板,出現技術環節紕漏就很正常了。同樣,據知外傭稅事件、生果金事件也與「密室商討」有關,這種近乎手掌撞腦袋、閉門造車的決策過程,恐怕正是政府施政事故連連的底因。我們認為,就算這次派糖風波拆解了,香港不致出現反對派口中所言「紫荊花革命」。不過,政府決策過程若不能迅速強化制度一面,我們擔心類似施政觸礁還會陸續有來。
【評預算案之三】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1/1/2026712/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