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空間設計圖 香港文匯報訊 中國成功讓「蛟龍」號深海下潛破7000米後,正在研製被暱稱為「龍宮」的深海空間站。未來的龍宮不僅做到衣食無憂,且洗澡、娛樂空間一應俱全,並希望緊追美俄實現與深潛器對接。此外,中國將很快開展4500米載人潛水器關鍵技術攻關工作,其中,載人球艙預計2013年底完成研製,整個潛水器項目預計約在2018年完工。
據中通社報道,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原總工程師方書甲接受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採訪時透露,中國已啟動4500米的研製項目,深的地方有7000米。
他說,其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已經下潛7000米的蛟龍其實是個「混血兒」,不過未來遨游4500米的龍子絕對是地道的「中國龍」。方書甲說,這幾年中船重工研究所已經把鈦合金的客體研製出來了,因此要考慮到國產化的問題。
深海空間站排水量250噸
人們在關注龍子的同時也沒有忘記給蛟龍建個龍宮,深海空間專項辦副主任馬向能說:龍宮其實就是深海空間站。未來的龍宮,不僅可以做到衣食無憂,而且洗澡、娛樂一應俱全。他說:中國將建250噸級的,長度在22米左右,寬度接近7米,高度在8米左右的深海空間站,建深站生活起居都要考慮,有起居室和實驗室。
馬向能還說,神九和天宮一號對接的場景,未來也是深潛器和深海空間站將要實現的一個長遠目標。這可能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才可實現。
目標實現與深潛器對接
「我們深海空間站的母艦有點像天宮一號,蛟龍好像是神九,我們是有一主兩輔。一主是深海空間站主體,兩輔就是保障船,船上的人怎麼上到空間站,肯定有個水下運載器,就是把母船上的物資帶到空間上去,這自然會有一個對接,這未來都是要實現的,但是蛟龍現在走在前面,它不一定考慮到那麼齊全的對接功能,以後可能不是蛟龍,可能是其他的,會與此對接。我也很期待,我希望退休之前20年至30年可以實現,這可能需要幾代人。」
深水技術裝備臨頸瓶
中國工程院院士曾恒一日前在北京一個論壇上亦表示,中國應該建深海空間站,電站、控制中心正常運轉的工作環境;油氣水處理工藝全在水下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