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狗同眠 防寄生蟲攞命
【東方日報】與貓狗同床共睡隨時惹致命寄生蟲上身!瑪嘉烈醫院接獲本港第二宗「巴貝斯蟲病」,患者是一名頻繁往來中、港、美三地的六旬男子,他入院時貧血及血壓低,需注射強心藥及輸十包血續命,更併發肺炎及肝功能失常,一度需深切治療。主診醫生指巴貝斯蟲常見於美國東北部,經蜱蟲叮咬傳染人類,病徵與瘧疾相似,估計患者在美國時與愛犬同睡中招,嚴重者可併發器官衰竭。該寄生蟲不會透過人與人親密接觸或飛沫傳播,亦暫無人類或動物疫苗,市民與動物接觸應提高警覺。
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表示,該名六十一歲男病人身體健壯,因工作關係常穿梭紐約、廣東及香港,今年三月起感到經常疲勞及易氣喘,只以為「感冒未清」。至上月二日由紐約返抵廣東,十二日因發燒及寒顫入住當地醫院,獲處方抗生素,但住院六日仍未退燒,遂返港轉往北區醫院。院方發現其肝功能異常,測試後排除為乙型或丙型肝炎,驗血後懷疑為瘧疾,於廿一日轉到瑪嘉烈傳染病中心。
持續繁殖 多重器官衰竭
曾德賢指,綜合廣東無爆發瘧疾、病人長居美國、與寵物犬同睡、紐約寓所地牢有老鼠等因素,判斷患者極可能被動物身上蜱蟲叮咬,再感染巴貝斯蟲,院方遂即時處方針對性藥物,政府化驗所翌日亦證實有關診斷,是本港第二宗巴貝斯蟲病。
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副顧問醫生曾祈殷指,巴貝斯蟲病的潛伏期約為一至三星期,文獻指若寄生蟲繁殖至佔血液比例逾一成,多重器官衰竭風險大增,可能需換血急救,即放走「舊血」注入「新血」。該症死亡率介乎百分之五至一成,但對長者、免疫力受抑制者、脾臟功能失調或切除脾臟者,危險性會更高。
小便深紅色 日輸兩包血
今次患者血內寄生蟲比例約百分之四,入院時情況頗差,因寄生蟲破壞紅血球引致溶血性貧血,血色素指數只及正常一半,每日需輸血兩包,前後共輸十包血;另因血壓低需注射強心藥,面色蒼白及黃疸,說話氣促,一度入住深切治療部,幸已逐漸好轉,小便由深紅色變回清澈,血色素回升,但肺部感染及肝臟受損未完全復原,現情況穩定。曾祈殷強調該症不會經日常接觸而人傳人,惟已通知患者美國家人盡快帶犬滅蝨,並考慮驗血,以確定有否受感染。
本港首宗個案於○五年發生,患者為四十三歲男子,曾長居紐約及新澤西,飼有貓狗,後園常有松鼠及鹿等闖入,病者接受治療後最終順利康復。
巴貝斯蟲資料
種類:超過100個品種,目前至少發現3種可引致人類發病,包括B.microti、B.divergens及B.gibsoni
地域分布:美國東北部與中西部,以及歐洲皆為高發區,澳洲及南美洲亦有個案,亞洲區病例較少,香港至今錄得兩宗輸入性個案
傳播途徑:蜱蟲為天然宿主,蜱蟲可潛伏於白腳鼠等鼠類、貓、狗及鹿等動物身上,人類接觸動物並遭蜱蟲叮咬後可能受感染;受感染者捐血亦可傳染他人,亦可經母嬰傳播
潛伏期:若受蜱蟲叮咬後感染,一般為一至三星期;經輸血感染一般為九星期
病徵:與瘧疾相似,包括發燒、疲累、寒顫、氣促等,亦可引發溶血性貧血、小便變深紅色、面色蒼白或黃疸,部分人會有惡心、腹痛及肚瀉
併發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肺炎、肝功能受損等,若巴貝斯蟲佔血液比例超過10%,多重器官衰竭風險會增加
死亡率:介乎5%至10%
高危人群:長者、免疫力低或受壓抑人士、脾臟功能失調或已切除脾臟人士
治療方法:主要靠專門治療瘧疾及巴貝斯蟲的抗生素,其中以克林黴素(Clindamycin)及奎寧(Quinine)為主
資料來源:瑪嘉烈醫院傳染病中心醫務總監曾德賢、副顧問醫生曾祈殷
記者陳紹恒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1/1/2710305/1.html
小心蜱蟲傳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