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錄 : 星島日報]
近年腕表市場之中,又再興起一種存在已久、早在袋表年代已流行的功能:跳秒(Dead Beat Second)。
在講解跳秒功能前,我想從古代巨型時鐘說起。古代時鐘一般都是利用垂直懸吊式擺陀,每當擺陀由一方盡頭擺動至另一方盡頭,擺陀支點位置接駁一件相等於腕表機芯擒縱叉的零件,能夠限制急輪脈衝式活動。每次在完成擺動的一刻,該零件一端便會在釋放急輪讓它轉動的同時,另一端會在短時間內(1秒)介入急輪,令它在轉動細小角度後再次停下來。
於是乎,擺陀不停重複擺動便能夠讓急輪以脈衝方式一格又一格的轉動。由於這些舊式時鐘的擺頻相比今天腕表的機芯緩慢得多,一般擺頻被調校至兩秒左右擺動一次,頻率相等於1/2Hz,理論上這些時鐘秒針能像石英機芯般,以每秒跳一格方式運行。
至於腕表機芯的跳秒系統,一般都是在傳動輪與秒針輪之間加裝一個動能暫儲裝置,由於一般機芯擺頻都在2.5Hz或以上,即秒針最少跳五格才完成一秒鐘行程。所以加裝儲能系統的作用,是先行把轉動齒輪輸出的動力,以每一秒為單位暫存起來,到系統儲夠一秒動力後,才一次性以脈衝方式傳至秒針輪身上,去營造出秒針改為以每秒才跳一次的獨特運作模式。
隨近年市場對腕表趣味性機械功能的需求增加,在過去的數年間亦出現了數款新設計的跳秒系統。好像時鐘生產商Erwin Sattler以Cal.7750計時機芯改裝而成的跳秒機芯,又或是Panerai多年前以舊機芯製成的限量版PAM80 Independent,甚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極具收藏價值的Rolex Tru-Beat等都是一些好例子。
由兄弟班品牌Gronefeld自行製作的全新跳秒腕表One Hertz,是我近年非常欣賞的型號。其全新跳秒系統特別針對了過往動能損耗問題而設計,跳秒系統設有一組獨立發條鼓,專門只供跳秒系統使用。為減低誤差,機芯特設有一組運作非常獨特的擒縱裝置,可以更有規律地去規範每秒的脈衝動力。不但能確保跳秒系統有足夠動力運作,對時間系統影響也減至最少,整個跳秒程序可以真正做到一秒為單位運行。
這腕表跳秒系統最重大的改變,是不再單靠彈簧臂去負責管理每一秒的動力暫存工序,而是改用了一組全新獨立擒縱裝置,即是說這台機芯分別擁有兩組並連、共用同一擺輪,但又獨立運作的擒縱系統。在這種運作底下,可更有效減低以往依靠彈簧臂暫存動力時所引致的誤差。
我個人認為由於跳秒腕表本身具備獨特觀賞性及趣味性,加上愈來愈多品牌參與研製不同種類的跳秒腕表,所以有理由相信只要是系統設計帶有足夠品牌自我特色,便能夠在市場上引起迴響,成為功能腕表新話題
2012-01-29
不知大家有否看過這篇半年前的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