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106|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西安擬投百億造28個湖 面積超5個西湖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9-4 11:12: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經濟持續調整之際,多個省市于七八月間宣佈了大手筆投資規劃及一些新建項目,這似乎顯示著地方政府主導的新一輪投資潮來臨。公開數據顯示,迄今至少有13個省市宣佈了逾10萬億元的投資額。

有專家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來源於多方面的壓力,且由於城市化仍被認為是當今經濟發展和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動力,因此地方政府希望通過傳統的城市空間擴張的方式,通過搞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園區、新區、特區建設等一系列大項目,來拉動地方經濟。不過,也有學者對地方政府財力提出了擔憂。

是單純的刺激性投資,還是轉型之路上對城市化路徑的探索?

早報記者近日對陜西西安、雲南德宏、甘肅蘭州以及重慶、廣州、南京、溫州等城市進行實地調查,試圖還原這些規劃的進展與背景,並剖析其面臨的挑戰與解決之道,以茲為鑒。

早報記者於松發自陜西西安


極度缺水之地,卻想打造成八水滋潤的國際化大都市。怎麼辦?十三朝古都西安給出的答案是:引水、修河、造湖。

依據規劃,西安今年將在西南郊破土動工水面面積達10.4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昆明池,相當於人工挖出兩個西湖。

修建昆明池,只是西安“造湖運動”的一個縮影。截至今年8月,西安已建、在建、規劃建設的人工湖已達28個,遍佈西安的城區與近郊。昨日,西安市水務局一名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28個湖水面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超過了5個西湖,造價總計達百億元。

翻閱近現代史,西安在1958年才有了第一個算得上“湖泊”的人工湖,而護城河直到2002年還是一條臭水溝。如今,西安一邊四處建湖,一邊繞湖造城。喊了幾十年大城崛起的西安,如今欲借水復興。

自漢代起,西安就有“八水繞長安”的美稱。西安(古稱“長安”)在漢唐盛世期間,正是水草豐美時,不缺水,也不缺人工湖。歷史的車輪是否會出現驚人的輪迴?西安10年砸3萬億元,國際化大都市的夢想能否成真?


大手筆
8年重現消失千年昆明池

水面面積10.4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西湖,繞湖興起一座60萬人工作生活的田園新城。

2020年,內陸的西安人將不再羨慕西湖與杭州人?這看似無厘頭的假設,還真引起了西安人的熱議。

依據規劃,到2020年,西安市西南郊的鬥門鎮將出現一處水面面積10.4平方公里、相當於兩個西湖的人工湖——昆明池。此外,環繞著昆明池,還將出現四個特色各異的風情小鎮,興起一座60萬人工作生活的田園新城。

打開規劃圖,昆明池距西安西三環直線距離5.5公里,形似一水瓢,又似一孕育新生兒的胚胎,將於今年底破土動工。而昆明池的規劃者們已在宣稱:碧波滔滔,濱湖綠地,絕不遜色于西湖美景。

作為十三朝古都,西安的每一處地界似乎都能找到歷史的痕跡與文化氣息。昆明池亦是如此。史料記載,它最早存于漢代,消失在唐末,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最大的人工湖。據考證,古代的昆明池面積在10余平方公里,是漢武帝倣雲南滇池修鑿而建,用於訓練水軍,此後亦是漢唐兩朝皇家園林上林苑的主要構成。昆明池在唐末逐漸乾涸並最終消失,前後共存世950餘年。考證稱:因國力衰退,常年未進行維護,遂乾涸為陸。至當代,昆明池遺址已全部變成農田或村民住宅用地。昆明池還不缺文化傳說,一些傳統文化研究專家認為,位於長安區鬥門街道辦的已有兩千餘年歷史的石公石婆像就是牛郎織女的原型。因此,有專家們建議,在昆明池水域開建“七夕文化公園”。

8月初,早報記者在西安鬥門鎮石匣口等村莊尋訪。村民告知,多年前,就有水利部門來此勘探,為重建昆明池做準備。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管理委員會相關負責人告訴早報記者,勘測工作早已完成,昆明池的詳細規劃9月底將出臺,村莊的搬遷即將啟動。
據西安本地媒體報道,《西安昆明池文化生態景區規劃》在2011年通過專家評審,今年方案再次調整,形成了10.4平方公里水面的調整方案,該方案已經上報。目前,昆明池板塊31.56平方公里概念性編制已經完成。根據規劃,將把昆明池打造成一座旅遊、休閒、度假勝地和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人居天堂,2020年昆明池景區將形成規範化運營。


大躍進
從兩條“臭水溝”到28湖

今年8月前,水利部門稱,將用5至10年建設改造“八水九湖”,8月16日迅速變成28湖。

其實,昆明池的水面規劃還經歷過一次“大躍進”:2011年底,昆明池規划水面面積還只有4.5平方公里,然而今年該規劃數字一下子翻了一倍達到10.4平方公里。對此,一名知情的西安市政府規劃人員稱,這是省長的意見,“省長說既然要做,就要恢復到歷史狀況(昆明池古代水面面積10余平方公里)”。

昆明池的宏偉盛景,勾起了西安人的“大湖”夢。然而,長安大學水與發展研究院教授李啟壘稱,解放之初西安沒有一個真正意義的湖,2000年左右印象深刻的也只是兩條“臭水溝”。

李啟壘說,解放前後的西安地圖,找不到一個“湖”,“城市公園裏有小水池;農村有一些水塘而已。”在他的記憶裏,解放後西安最早能稱得上“湖”的是興慶湖。該湖是1956年西安市政府動用17萬人、歷時2年挖出來的人工湖。

此後半個世紀,興慶湖都是西安城內最大的湖泊,水面面積不過150畝。其間,西安在1960年代至1990年代遭遇過多次水荒:工廠停產減產,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飲水困難,地下水遭狂採,導致矗立了1300多年的大雁塔都傾斜了上千毫米。

缺水、少湖,是西安人抹不掉的記憶;而人工湖泊變“臭水溝”則是西安人的一道傷痕。李啟壘說,在2000年左右,西安人談“湖”色變,記憶最深的就是護城河與漢城湖(曾名“團結水庫”)。李啟壘說,護城河水幾近一潭死水,經常水質變臭;建於1971年的漢城湖,全長6.27公里,承擔著周邊61平方公里城市污水、城市雨洪的排泄任務,庫區淤積嚴重,庫水烏黑髮臭,庫周垃圾遍佈。

不過,西安近幾年突然加快了城郊河道治理與引水入城工作。今年8月前,西安市水利部門稱,將用5至10年努力,建設和改造“八水九湖”,呈現“八水繞長安、九湖映古城”的盛景。但是進入8月後,“九湖”已經遠遠不能代表西安造湖的速度與數量。8月9日,西安市水務局一名負責人在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特意強調,“九湖”未必只是9個湖泊,只是個概念,指代“眾多”。

而8月16日,西安市水務局在“通知公告”欄貼出了一則《實施“571028”工程打造八水潤西安勝景》的消息,“571028工程”,即保護、改造、提升、新建“5引水、7濕地、10河系、28湖池”,西安市的新思路是:打造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八水潤西安”新勝景。

據官方資訊:28湖中,已建成13個,規劃中的15個。其中,規劃中的天橋湖、儀祉湖、太平湖、昆明池,水面面積1.8萬畝。翻閱公開資料,28湖中相當一部分是歷史上曾經有過後消失的,如:曲江南湖、太液池、昆明池;也有歷史上沒有的,如航太湖、三星湖。

西安市造湖的決心之大、速度之快,甚至都超出了部分水利專家的預料。8月中旬,李啟壘等多名研究、參與西安市水務建設的專家稱自己也是在看了報紙的報道才知曉西安將有28湖。

而重現八水繞長安盛景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安大學教授李佩成在8月27日告訴早報記者,他目前也不掌握28湖的水面面積、規劃投資額等具體資訊,“總面積還沒有匡算出來”。

李啟壘告訴早報記者,西安今日的造湖、治水之舉,完全出乎了他的想像;而李佩成則感慨:想像,變成了現實。

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2_09/04/17322982_0.shtml

工程費問題,錢從何來{:asking:}

標簽
西安
西湖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2-23 07:3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