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914|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國際碳價跌至“白菜價” 4年降九成半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26 17:30:5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從最高峰時的20歐元,跌到現在的0.7~0.8歐元一噸,四年時間國際碳交易價格竟然跌至“白菜價”。在13日第二屆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論壇召開間隙,記者獨家專訪剛剛參加多哈會議回來的清華大學教授段茂盛,他指出現在國際碳交易價格跌到白菜價,主要是因為發達國家確定的減排指標寬松導致需求不足。但他表示,國內外碳交易是兩套互不相幹的體系,國際碳價低並不影響國內碳價。未來國內碳交易價格高低取決於企業的碳排放指標松緊程度。


碳交易項目面臨違約風險

作為《京都議定書》中規定的三個靈活履約機制之一,CDM(清潔發展機制)允許發達國家通過在發展中國家實施具有溫室氣體減排效果的項目,把項目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減少的排放量作為履行《京都議定書》所規定的一部分義務。CDM項目中,經過核查證實的溫室氣體減排量才能在國際碳市場上交易,這個減排量價格稱為CER價格。

本身就是CDM執行理事會主席的清華大學教授段茂盛介紹,目前這個“碳價”已經跌到0.7~0.8歐元/噸,而2008年高峰期間,可以達到15~20歐元。

有分析指,根據初步匡算的保守口徑,中國有超過400億元人民幣的CDM項目碳資產面臨違約和縮水風險,涉及作為能源央企的五大發電集團的數十個項目。段茂盛就表示,由於價格是浮動的,400億元人民幣的匡算不太準確,不過他告訴記者,目前全球已經有5000多個註冊CDM項目簽發,涉及減排量大11億噸,其中中國的占了一半以上,約有6億~7億噸。他表示,雖然不一定所有合同都面臨違約風險,但起碼是大多數的。


最大的買家也沒了動力

節能減排不論國內外都備受關註,為何今天“碳價”卻跌至“白菜價”?

段茂盛認為,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發達國家承諾的減排指標很低。”他說,剛剛結束的多哈會議上歐盟、挪威、瑞士、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承諾的2013年~2020年減排指標平均才18%,即使是歐盟,也只是承諾在2020年當年減排20%。他表示,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後,2012年各國減排指標相對弱。

“發達國家購買指標是為了完成減排指標,如果減排指標完成得很容易,那麽就沒有必要再買指標了。比如歐洲20%的減排目標,之前已經買了一部分配額,加上自己努力就能輕松完成。”段茂盛說,歐盟是目前CDM項目最大的買家,如果連最大買家都沒有了動力,直接影響到整個碳交易市場。


希望國內減排指標更嚴格

作為全國兩個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省份之一,廣東省剛剛成立了國內首個以碳排放權冠名的交易所。國內碳交易價格會不會重蹈國際市場的覆轍?

段茂盛認為不會,“國內試點市場是相對封閉的,國際市場和國內市場是兩個市場,並不關聯,沒有直接掛鉤,本來是兩個市場。”他指出,試點碳交易市場的價格高低,取決於試點地區給企業的指標寬松程度。另外,影響企業碳排放的還有很多因素,包括能源消耗、經濟形勢、行業發展等等。

“但從研究角度來說,當然希望指標嚴格。如果寬松沒有市場了,大家指標都一大堆,誰買?”段茂盛表示,穩定一定的價格水平對保持市場健康發展有好處。


三行業碳交易將有地方標準

13日舉辦的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論壇上,廣東省質監局發布了廣東第一批低碳地方標準立項計劃,包括紡織企業、鋼鐵企業、水泥企業、工業企業、審查機構共5個地方標準。據了解,5項標準按照計劃將於2013年發布。其中紡織、鋼鐵、水泥三大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將分別有行業自身的量化標準,而工業企業也有一般性的量化標準,為碳排放權交易奠定基礎。

“各行業產生碳排放的機理都不一樣,所以需要用不同標準進行評判。”市標準化研究院有關人士介紹,不同的排放源的排放機理完全不一樣,比如水泥主要是碳酸鹽分解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而鋼鐵主要是因為消耗能源,所以需要采取不同的量化標準。

http://www.china5e.com/show.php?contentid=259621

低價可以減少市場阻力,長遠有助市場發展!

標簽
碳交易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1-18 20:5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