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061|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醫學研究] 香港發現魚類新型鏈球菌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29 10:42: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東方日報專訊】市民處理海鮮時務須小心,尖銳的魚鰭隨時是惡菌溫床!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全球首次發現全新的「香港型鏈球菌」,可經海魚表皮傳播。一名健壯魚販劏魚時不慎遭魚鰭刺傷拇指,遭惡菌入侵,傷口一個月後仍未愈合且疼痛紅腫,幸接受治療後完全康復。港大其後在市面一條撻沙魚及多寶魚驗出該菌,有微生物專家指,暫未能確定新病菌會否引起骨炎或敗血症等嚴重情況,但相信市民透過食魚感染的機會甚微。鮮魚可能同時帶有其他惡菌,提醒市民避免徒手接觸海產。


魚鰭刺手  腫痛流膿

感染新病菌是一名四十四歲男魚販,過往健康一直良好,前年七月到瑪麗醫院求診。當時他的右手拇指已持續三日腫痛及傷口流膿,並憶述約一個月前於街市魚檔劏魚時,不慎被魚鰭刺傷。醫生檢查發現他的拇指傷口附近腫脹及有紅斑,X光顯示內藏異物,即時安排以手術取出,發現是長約一厘米的魚鰭碎片。

港大微生物學系副教授劉嘉珮指,魚販的拇指只有一個微細傷口,但周遭組織已嚴重發炎,幸未有細菌入血或肌肉壞死。魚販接受清創手術及兩星期口服抗生素治療後,完全康復出院。


命名香港型鏈球菌

微生物學系化驗魚販傷口組織及魚鰭碎片,發現一種不明病菌,經進一步測試及基因排序後,證實是一種全新的鏈球菌,並取名為「香港型鏈球菌」(S.hongkongensis sp. nov.)。

研究人員其後從市面抽取二十九個品種共一百零一條海魚化驗,結果在一條俗稱「幼鱗撻沙」的短舌鰨,及一條又稱「多寶魚」的牙鮃身上驗出新型病菌。

劉嘉珮解釋,鏈球菌有多個不同品種,包括肺炎鏈球菌及可致壞死性筋膜炎的甲型鏈球菌。新發現的鏈球菌,基因上與已知可經鮮魚傳染人類的「魚類鏈球菌」最為接近。本港過往亦有魚類鏈球菌感染市民個案,患者多數處理海產時刺傷「中招」,可引致骨炎、關節炎甚至併發敗血症。至於「香港型鏈球菌」的殺傷力是否類似,劉嘉珮指由於迄今只有一宗病例,未能下定論,惟相信市民因吃魚感染該菌的機會甚微。


未出現高度抗藥性

她又指出,新病菌可能天然存在於海水,亦可能依附魚類表皮存活。除上述兩種海魚外,不排除其他魚類亦帶菌。新病菌暫未出現高度抗藥性,盤尼西林等多種常用抗生素仍可有效對付。由於海魚身上可能帶有創傷弧菌等更加危險的病菌,她提醒市民處理鮮魚及海產時,應戴膠手套,亦需妥善包紮手部傷口。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21229/-2-2859371/1.html

是變種定新品種?


標簽
鏈球菌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11-25 11:04

© 2015 SSKYN

回頂部